[发明专利]双组分反应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0224.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伸介;河濑英一;高崎政宪;渡边裕司;竹内广史;佐渡信一郎;井户博章;西川新治;木南冴子;村田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特殊涂料株式会社;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32;C08G18/48;C08J9/08;C08J9/1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晶;万雪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系材料 多元醇 氨基甲酸酯树脂 组分反应 多异氰酸酯 注射成型机 滴液 制备 注射 测量 软质聚氨酯泡沫 聚氨酯泡沫 泡沫稳定剂 胺化合物 垂直放置 排出位置 声音泄漏 吸声系数 吸声性能 混合物 位置处 有效地 仲氨基 板排 开孔 排出 二氧化碳 催化剂 固化 施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吸声性能的材料,该材料可易于在操作现场施加于所需区域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声音泄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多异氰酸酯组分(X)和含多元醇的组分(Y)制备的双组分反应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多元醇的组分(Y)包含多元醇组分(a)、催化剂(b)、泡沫稳定剂(c)、具有伯或仲氨基基团的胺化合物(d)和二氧化碳(e);所述双组分反应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在固化时为开孔软质聚氨酯泡沫,其中根据JIS A 1405‑2:2007针对63赫兹至5000赫兹测得,所述聚氨酯泡沫的平均吸声系数为30%或更高;和根据以下方法测得,滴液长度在300mm内;测量方法:将丙烯酸系材料板垂直放置在距离注射成型机的排出位置10cm的位置处,并且使多异氰酸酯组分(X)和含多元醇的组分(Y)的混合物以120g/秒的速率从注射成型机向丙烯酸系材料板排出0.2秒以在丙烯酸系材料板上形成注射产品;然后,在排出后5分钟,测量丙烯酸系材料板上注射产品在垂直方向上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长度作为滴液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反应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反应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材料的混合反应溶液在其排出位置处立即进行发泡及氨基甲酸酯形成和脲形成的反应以形成几乎不流动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并且所形成的泡沫具有优异的吸声性。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生活空间的每一处对舒适声学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例如,在一般用途中需要减少外部声音的侵入、防止声音在房间之间传递、减少建筑物等的混响声和针对雨声采取措施,因此对用于此类场合的吸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更不用说建筑物中的特殊静室或消声室。另外,在其他场合如车体、重型机械、发电机、办公自动化设备或家用电子设备等中对舒适声学环境的需要也在增加。车辆空间的特别实例由汽车车厢或铁路车辆车厢代表并已报道了广泛的创造舒适声学环境的吸声材料。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吸声材料为片材形式或纤维形式产品或者为在工厂等中生产的面板材料,它们常被切割成适宜的形状和数量并附接或填充到意欲施加吸声性的空间中。然而,存在切割和附接的麻烦并且存在当填充到空间中时不能充分展现吸声性能的情况,因为在吸声材料与外围接触材料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间隙。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是现场发泡型吸声材料,该类型材料在意欲施加吸声性能的地方现场注射并现场进行发泡反应(开始反应、发泡和完成反应)。在此情况下,通过牢固地附接外围材料与吸声材料而实现无间隙的无缝构造,从而可期待更有效的吸声性能。特别地,传统上在汽车工业中,需要改善整个车体的刚度并确保居住空间中的舒适声学环境。为此,人们已努力在车体框架内具有封闭横截面结构或封闭横截面部分的中心柱中包埋注射型树脂发泡材料或隔音材料。
例如,人们尝试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将热固型泡沫形成材料(如环氧树脂或橡胶)附接到封闭横截面部分并然后在涂覆焚烧炉中发泡和固化以改善刚度和隔音性。然而,由于这种热固型泡沫形成材料通过使用汽车的涂覆焚烧炉进行发泡和固化,故取决于待使用的部分,需要抑制与焚烧温度的变化相关联的发泡倍率波动(可能产生未填充的空间或相反可能产生过度发泡的部分),并且还需要使泡沫形成材料的形状与封闭横截面的形状适配。
在这点上,作为在常温混合下发泡和固化的方法,人们尝试了使用由主要的多元醇试剂和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的双组分反应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技术,其能够通过在发泡剂(通常,完全为水,或者交替或组合地使用含氢原子的卤代烃体系或低沸点烃)下反应而使氨基甲酸酯泡沫发泡,并使所述组合物经过注射、发泡和固化以提供增强和隔音效果。该注射技术可解决上述发泡波动等问题,然而,由于注射是在流化状态下进行的,故树脂反应物常会从封闭横截面中存在的小间隙(或孔隙部分)泄漏。因此,需要通过例如调节聚氨酯组合物来产生某种密封或措施。
专利文献1报道了一种技术,其中氨基甲酸酯材料混合溶液以泡沫状态排出到汽车车体的间隙中以减少从开口部分的泄漏并且聚氨酯泡沫仅填充到特定部分中。然而,其中没有示出具体的实施例并且仅使用依赖于泡沫方法而不涉及氨基甲酸酯化的反应性调节的技术不能充分解决从开口部分的泄漏。此外,没有示出聚氨酯泡沫的特征值,这使得不清楚可以预期怎样的吸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特殊涂料株式会社;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特殊涂料株式会社;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0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