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和基于菌糠基质的栽培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0401.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鹏;胡惠萍;廖浩锋;史钏;卓丽君;谢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H15/00;A01G18/00;A01G18/20;A61K36/07;A61P3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梭伦剥管孔菌新 菌种 基于 基质 栽培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珍稀食用菌及其栽培技术,特别是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和基于菌糠基质的栽培方法及其用途。所述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为梭伦剥管孔菌(Piptoporus soloniensis)HMGIM‑A15075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75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梭伦剥管孔菌菌种新菌种,并且还提供了相应的人工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该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低脂肪、高蛋白、高叶酸、高烟酸且含有丰富的钾镁元素的食药用菌,营养价值高,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并能开发用于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珍稀食用菌及其栽培技术,特别是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和基于菌糠基质的栽培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张,以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生态工程建设的影响,国家有效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而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属性,可以实现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同时,食用菌产品还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及氨基酸等物质,在平衡国民饮食中的膳食结构中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健康价值。
目前,我国报道梭伦剥管孔菌相关的专利仅有“梭伦剥管菌的发酵方法”和“一种营养型梭伦剥管菌及其培植方法”,培植方法的成本较高,而且栽培效果包括性状及收获率等都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和基于菌糠基质的栽培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本发明的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采自浙江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天目,位于海拔1203米,温度20.6℃,单生于阔叶林的枯木上,命名为梭伦剥管孔菌(Piptoporus soloniensis)HMGIM-A150751,于2018年11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756)。
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菌糠基质的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CCTCC NO:M 2018756的栽培方法,包括:制作分离母种,制作生产母种,制作原种,制作生产种,栽培培养及出菇管理,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栽培培养中使用的栽培料包括:30%~55%菌糠、15%~30%棉籽壳、15%~25%玉米芯、12%麦麸、2%玉米粉、1%碳酸钙,料水比1:1.1~1:1.3;或30%~60%菌糠、10%~20%杂木屑、10%~30%棉籽壳、8%麦麸、10%玉米粉、1%蔗糖、1%硫酸钙,料水比1:1.1~1:1.3。
所述菌糠为各类食药用菌在人工栽培、半人栽培生产中带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的废弃基质,粉碎干燥后使用。
所述料水比为栽培培养中栽培料的基本组成材料干重量与总用水量的比例。适当的料水比确保栽培料中的微生物在湿法灭菌中完全被灭活的同时营造适合梭伦剥管孔菌生长的湿度。适宜的湿度为62%~65%。
优选的,所述栽培培养包括:将生产种接种至栽培料中,23℃±1℃、空气相对湿度60%~70%遮光培养,待菌丝长满菌袋的栽培料,继续后熟培养10~15天。
在上述栽培培养中,栽培培养的时间约25天。
在上述栽培培养中,后熟培养的标志为菌棒开始转为带弹性,菌丝有扭结小原基开始出现。
优选的,所述出菇培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0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