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隔热的轻质墙板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0855.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仪;赖心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永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1/76;E04B1/80;E04B1/94;B28B15/00;B28B13/0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隔热 轻质墙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火隔热的轻质墙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整体层和嵌入层,所述嵌入层均匀设置于整体层内,所述嵌入层为改性网格布,且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50毫米、50毫米和2.5毫米;所述改性网格布由如下步骤生产得到:先将网格布裁剪至所需尺寸,再用砂纸对其两面均进行反复打磨,直至出现绒毛状短纤维,之后将其置于75度的丁苯胶乳中浸润30分钟,再取出用钢针均匀的扎出针孔,并经干燥、冷却后,以得到表面附着有凝胶状夹层的改性网格布;本发明中的轻质墙板,其原料易于获取、成本低廉,不仅能够使煤渣、矿渣和木屑渣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升了节能环保性,而且具有优异的防火隔热效果,适合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质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火隔热的轻质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轻质墙板是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的一类简称,它是指采用轻质材料或轻型构件制造,两侧面均设置有榫头、榫槽和接缝槽,常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的预制条板。轻质墙板可根据结构种类分为空心条板、实心条板、复合条板和节能条板四大类。
但在现有的轻质墙板中,存在防火隔热效果差的问题。当出现火情时,难以及时的阻止火势的蔓延,以及隔绝燃烧放出的热量,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且现有轻质墙板的整体强度低,时常会因外力或冲击力过大而导致其弯折断裂或出现裂痕,对正常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供所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隔热的轻质墙板及其生产工艺,先通过改性阻燃助剂中的各物质间相互反应,以生成2,3-二溴-1-丙醇磷酸酯和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并经由氨水将多余的三氯氧磷完全中和,使得到的产物更加洁净,无杂质残留,且两者双重的捕获效应和成膜效应,大大提升了阻燃效果,有效的阻止了火势的蔓延,以及充分的隔绝燃烧放出的热量,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中先将混料导入模具中进行初步浇注,以得到整体层,再将嵌入层均匀的斜插在整体层中,且插入时的角度与竖直方向呈45度,之后进行二次浇注,并经冷却、脱模后,以得到初级轻质墙板,此种两次浇注与整体层和嵌入层的结合方式,使得轻质墙板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且嵌入层为改性网格布,先通过对网格布进行打磨,直至出现绒毛状短纤维,使得网格布内部的纤维结构变得极为松弛,更易与丁苯胶乳充分的接触并吸收,再取出用钢针均匀的扎出针孔,可使网格布在弯曲或折叠时,其表面附着的凝胶状夹层不会相互抵触,提升了自身的弹性及结合时的整体强度;
且将养护操作分为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并在升温阶段中,初级轻质墙板的外部盖有湿麻布,可避免其外表面的温度过高,以及其内部水分的过度蒸发,影响后期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和出现表面干裂现象,而在恒温阶段中,利用高频振荡的电磁场产生的电磁波,迫使初级轻质墙板内部的水分子发生相应振动,进而水分子与水分子间、水分子与各矿物颗粒间产生相对位移和摩擦,并由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初级轻质墙板的内部生热,一方面可加速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使不参与水化反应的水分迅速蒸发,促使初级轻质墙板内部结构的形成,而在降温阶段中,由于初期的温度过高,则先通过工业酒精的蒸发来迅速吸热,之后在二次喷洒工业酒精时,由于后期的温度不高,则再通过工业酒精的挥发来缓慢吸热,此种先迅速降温再缓慢降温的方式,大大增补了初级轻质墙板的整体强度,以免因外力或冲击力过大而导致其弯折断裂或出现裂痕,对正常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火隔热的轻质墙板,包括整体层和嵌入层,所述嵌入层均匀设置于整体层内,所述嵌入层为改性网格布,且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50毫米、50毫米和2.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永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永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0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中空墙体
- 下一篇:砖外墙装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