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高强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1658.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虎;姚直书;程桦;薛维培;荣传新;李少冰;卢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高强 全长 锚固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热高强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由固化剂与混合树脂胶泥按照质量份数比例大于4:100构成;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树脂胶泥包括如下组份:混合树脂100份;促进剂0.8~1.1份;纳米SiO2 1.0~1.2份;石粉480~600份;偶联剂0.2~1.0份;
所述混合树脂为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混合组成,所述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例为1:4~1:1;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DMA和促进剂DMT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剂DMA和促进剂DMT混合使用时,所述促进剂DMA和促进剂DMT的重量比例为3:2~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体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2, 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石灰粉和乙二醇的混合物构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体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例为1:4~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固化前稠度为50~60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树脂胶泥包括如下组份:混合树脂100份;促进剂1份;纳米SiO2 1.0份;石粉550份;偶联剂0.8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由促进剂DMA0.6重量份与促进剂DMT0.4重量份混合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粉为含Ca量高的沉积岩,且CaO含量大于45wt%且Fe2O3含量小于1wt%。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粉由粗颗粒和细颗粒组成,且粗颗粒和细颗粒的质量比例为4:6~6:4。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所述粗颗粒中,粒度在10~50目的占比为85~95%、粒度在50~100目的占比为3~10%、粒度在100~150目的占比为2~5%;
按质量百分比,所述细颗粒中,粒度在10~50目的占比为10~15%、粒度在50~100目的占比为15~20%、粒度在100~150目的占比为10~15%、粒度在150~200目的占比为40~50%、粒度在200~325目的占比为15~20%。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所需要的组份按照设定的配比称取、备用;
(2)将混合树脂、促进剂、纳米SiO2和偶联剂于常温下以1200转/分钟以上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分散搅拌30~40分钟,充分均匀分散后得混合物;
(3)接着将称取的石粉与步骤(2)中所得混合物进行混合,并在锚固剂搅拌机中搅拌10~15分钟,即得混合树脂胶泥;
(4)最后将固化剂与步骤(3)中所得混合树脂胶泥按照设定的质量比例分别装入到不同的双层薄膜袋中,并将双层薄膜袋的两端封口后,得到所述全长锚固型树脂锚固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6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