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1729.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7;G09G3/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透光 光路控制 显示面板 透光单元 显示装置 发光层 封装层 基板 偏振光 偏振光分量 单元设置 方向间隔 用户体验 可透过 宽视角 窄视角 排布 平行 背离 转换 吸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光路控制结构包括基板、若干个透光单元与选择性透光单元,所述透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且沿平行该基板的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单元之间,其中,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既定方向的偏振光或偏振光分量可透过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吸收所述偏振光或偏振光分量。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发光层、封装层及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封装层之间,或者设置在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层一侧的前述光路控制结构。所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方便实现宽视角与窄视角的转换,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具有反应速度快、适用性广、视角范围宽等诸多优点,广受业界瞩目与重视。但是宽视角显示设备不能保证用户在公共场所阅读内容的私密性,而现有的窄视角显示设备又会影响多人分享画面的体验。随着显示设备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及使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亟需一类可在宽视角模式/窄视角模式间切换的显示装置。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实现宽视角/窄视角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既便于多人共享画面,又可保证私密信息阅读时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路控制结构,包括:
基板;
若干个透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且沿平行该基板的方向间隔排布;
若干个选择性透光单元,每个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单元之间,其中,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既定方向的偏振光或偏振光分量可透过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吸收所述偏振光或偏振光分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单元包括透明电极,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包括显示介质,所述显示介质包括液晶与二向色性染料,所述二向色性染料中的染剂分子随液晶分子同向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透明电极可产生电场,以控制相邻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选择性透光单元中的液晶取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选择性透光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透明导电板以及设置在两个透明导电板之间的显示介质;所述显示介质包括液晶与二向色性染料,所述二向色性染料中的染剂分子随液晶分子同向排列;所述两个透明导电板用以产生控制所述液晶取向的电场;优选地,两个所述透明导电板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显示介质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路控制结构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与显示介质邻接设置的取向结构,
优选地,所述取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显示介质两侧的第一取向膜与第二取向膜,其中,所述第一取向膜、第二取向膜朝向所述显示介质的一侧形成有取向一致的条纹,所述条纹平行或垂直于所述既定方向延伸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介质中二向色性染料相对液晶的质量占比设置为0.7~1.5wt%。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为偏振片,或者,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振片,所述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平行于既定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封装层及如前所述的光路控制结构,
所述光路控制结构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或者,所述光路控制结构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吸附装置、防吸附方法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