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包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1827.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舒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江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最大 允许 放电 电流 估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锂离子电池包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实际温度下的第一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不同剩余电量下的第二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充放电截止电压下的第三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根据预设规则对第一、第二和第三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进行比较,获取锂离子电池包单体电池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并进行计算,获取锂离子电池包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综合了温度、剩余电量和电压限制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变化,提高了对锂离子电池包充放电电流阈值计算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预估电池的峰值电流可以评估动力电池组在不同荷电状态下充、放电电流极限能力,以及最优的匹配电池组和车辆动力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满足车辆的加速和爬坡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机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并且,预测电池峰值电流对于合理使用电池、避免电池出现过充/过放现象、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传统的峰值电流估计方法,一般是将动力电池组作为一个整体,导致估计结果过高或者过低,误差较大。
并且,传统方法仅以剩余电量作为电流的限制,因此很难得到准确的估计结果,且会导致部分动力单体电池出现过充或过放现象,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包括:
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的实际温度,对所述离子电池包的实际温度进行计算,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实际温度下的第一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单体电池;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包括最大允许充电电流阈值和最大允许放电电流阈值;
对锂离子电池包的充电最高剩余电量限制、放电最低剩余电量限制、任一单体电池的剩余电量值和最大放电容量进行计算,获取所述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不同剩余电量下的第二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
对所述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进行计算,获取所述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充放电截止电压下的第三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
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第二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和第三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进行比较,获取锂离子电池包单体电池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
对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单体电池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进行计算,获取锂离子电池包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的实际温度,对所述离子电池包的实际温度进行计算,获取锂离子电池包中任一单体电池在实际温度下的第一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包括:
获取厂家规定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在不同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
通过第一预设算法对所述不同温度范围下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进行平滑过渡,获取更新后的不同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计算表达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算法为线性平滑过渡算法;
获取所述锂离子电池包中所有单体电池的实际温度;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不同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计算表达式对所有单体电池的实际温度进行计算,获取所述锂离子电池包中所有单体电池的实际温度所对应的最大允许充放电电流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