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反射光的扩束光路补偿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1997.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王建立;陈涛;孙敬伟;吕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7/09;G02B2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束光路 激光扩束 扩束机构 反射光 光路 采样反射镜 传输系统 传输技术领域 光路可逆原理 计算控制电压 变形反射镜 波前控制器 波前探测器 高压放大器 波前信息 探测激光 系统结构 分光镜 实施性 两级 | ||
1.一种基于自反射光的扩束光路补偿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分光镜,入射光束经过所述分光镜后被分成第一反射光束和第一透射光束;
第一扩束机构,对所述第一透射光束进行扩束,以形成直径与变形反射镜口径相匹配的第一光束;
变形反射镜,所述第一光束经过所述变形反射镜后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束;
第二扩束机构,将所述第二反射光束进行扩束,以形成第二光束;
采样反射镜,所述第二光束经过所述采样反射镜后反射形成第三反射光束,所述第三反射光束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扩束机构、所述变形反射镜、所述第一扩束机构和所述分光镜,被所述分光镜分成第四反射光束和第二透射光束;
缩束机构,将所述第四反射光束进行缩束,以形成与波前探测器口径相匹配的第三光束;
波前探测器,获取所述第三光束的波前信息;
波前控制器,根据所述波前信息计算控制电压;
高压放大器,将所述控制电压施加到所述变形反射镜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反射镜为带楔角的平面反射镜,包括前反射面和后反射面,所述楔角在所述后反射面上,所述第二光束先到达所述前反射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反射面和所述后反射面上均设有增透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束机构是由若干个透镜组成的倍率可调节的扩束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为双向分光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模拟平行光源和光垃圾篓,所述光垃圾篓将不需要的光吸收并隔离,所述模拟平行光源输出模拟平行光,用于对所述波前控制器进行标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所述采样反射器、所述模拟平行光源和所述光垃圾篓均能够被切入或切出光路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束机构包括聚焦透镜和准直透镜,所述第四反射光束依次经过所述聚焦透镜和所述准直透镜后,形成直径与所述波前探测器的口径相匹配的第三光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扩束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透镜和所述准直透镜均为凸透镜;和/或
所述第二扩束机构是由若干个透镜组成的扩束机构;和/或
所述分光镜为分光棱镜晶体或分光膜;和/或
所述变形镜为连续镜面压电促动变形镜或MEMS变形镜;和/或
所述波前控制器为工业控制计算机。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系统的激光扩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波前控制器进行标定;
将入射光束进行扩束,以形成直径与所述变形反射镜口径相匹配的第一光束;
将所述第一光束经变形反射镜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束进行扩束,以形成第二光束;
接收所述第二光束的反射光束,并获取所述反射光束的波前信息;
根据所述波前信息计算控制电压;
根据所述控制电压对光路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9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波前编码空间大景深延拓的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