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的制造方法和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2101.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位;北爪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52;H01L33/48;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固化 制造 光学模块 复原性 可挠性 强韧性 变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的制造方法和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与以往相比大幅变更制造方法,从而提供一种可挠性和复原性优异且强韧性高的模块。一种将N层树脂层叠而成的模块的制造方法,具有:使第1层树脂在不进行正式固化的范围内固化的工序;对于第2层之后的第N层(N为2以上的自然数)树脂,反复进行如下处理的工序,所述处理为:使其层叠于第(N‑1)层树脂上,并使层叠的所述第N层树脂在不进行正式固化的范围内固化;以及在形成所述第N层树脂后,使层叠的所述N层树脂全部正式固化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的制造方法和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的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发光装置具有:固着有发光元件的第1框架;与第1框架分开配置且用金属线与发光元件的电极连接的第2框架;以及覆盖发光元件、第1框架和第2框架的树脂封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交替地配置有多个第1框架和多个第2框架的金属板的表面,形成覆盖发光元件、第1框架和第2框架的第1树脂,在第1树脂的表面粘附牺牲片。然后,在金属板上的第1树脂和牺牲片上沿着树脂封装的外周形成槽,将第2树脂填充于槽的内部,将第2树脂沿着槽分割,从而形成第1树脂的外缘被第2树脂覆盖的树脂封装。然后,在分割的覆盖树脂封装的上表面的第2树脂上粘附粘着力大于牺牲片的粘着片,将该粘着片剥离,从而将形成于第1树脂的上表面的第2树脂与牺牲片一起除去。由此,使发光面露出,完成半导体发光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8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而言,在第1树脂和第2树脂形成时,使它们各自在形成阶段正式固化从而完全进行固化来形成。对于这种以往的树脂形成方法,无法得到具有弹性的树脂,不怎么有复原性,因此如果在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安装时施加应力,则有时会因变形等而引起树脂破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与以往相比大幅变更制造方法,从而提供一种可挠性和复原性优异且强韧性高的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涉及的模块的制造方法为将N层(N为2以上的自然数)树脂层叠而成的模块的制造方法,具有:
使第1层树脂在不进行正式固化的范围内固化的工序;
对于第2层之后的第N层树脂,反复进行如下处理的工序,该处理为:使其层叠于第(N-1)层树脂上,并使层叠的上述第N层树脂在不进行正式固化的范围内固化;以及
在形成上述第N层树脂后,使层叠的上述N层树脂全部正式固化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使用了树脂的模块的柔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块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一连串工序的图。
图2是表示光透过性树脂A的固化率特性的图。
图3是表示光透过性树脂B的固化率特性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块的制造方法中的第1~4层光透过性树脂的固化率的变化的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块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块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