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粉碎功能的稀土荧光粉废料混合搅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2482.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钟敬东;赖余胜;谢代红;黄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县京利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3/10;B0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34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粉碎 功能 稀土 荧光粉 废料 混合 搅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粉碎功能的稀土荧光粉废料混合搅拌装置,涉及光粉废料处理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荧光粉废料颗粒较大而混合反应均匀的问题;该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混合搅动箱,所述混合搅动箱顶端壁上设置有偏心的进料端口,混合搅动箱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料端口,混合搅动箱内部设置有与之同轴线的转动杆轴,混合搅动箱内壁上还设置有研磨筒,研磨筒内壁呈喇叭口设置,转动杆轴中部设置有呈圆台状结构的环形研磨板,环形研磨板侧壁上分布有多个透料孔,环形研磨板外侧壁和研磨筒内壁上均设置有研磨凸起。本发明结构简单,可粉碎后混合而混合均匀,效率较高且便于操作控制,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粉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粉碎功能的稀土荧光粉废料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稀土应用中,在将稀土应用于稀土荧光材料时还会产生一定的稀土荧光粉废料,而如果将稀土荧光粉废料随意的倒掉或扔掉,将直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将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也将会降低企业的效益;因此,在目前的技术中,其更多的是将稀土荧光粉废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形成草酸钇铕富集物加以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价值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而在将荧光粉废料形成草酸钇铕富集物时,其要经过焙烧、水洗、压滤、酸溶、再次压滤、沉淀等一系列的步骤;而在对稀土荧光粉废料进行处理时,其要经过一定的混合搅拌处理,而在传统的搅拌装置只具有搅拌的功能,故而稀土荧光粉废料因部分物料颗粒较大而混合反应均匀,所以需要进行提前粉碎,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粉碎功能的稀土荧光粉废料混合搅拌装置,以解决荧光粉废料颗粒较大而混合反应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粉碎功能的稀土荧光粉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混合搅动箱,所述混合搅动箱顶端壁上设置有偏心的进料端口,混合搅动箱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料端口,混合搅动箱内部设置有与之同轴线的转动杆轴,转动杆轴顶端穿过混合搅动箱顶壁与设置在混合搅动箱顶壁上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轴的下端轴端上设置有搅动杆,混合搅动箱中部侧壁连接有进液混合管,所述混合搅动箱内壁上还设置有研磨筒,研磨筒内壁呈喇叭口设置,转动杆轴中部设置有呈圆台状结构的环形研磨板,环形研磨板侧壁上分布有多个透料孔,环形研磨板侧壁和研磨筒内壁之间形成研磨空隙,环形研磨板外侧壁和研磨筒内壁上均设置有研磨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转动杆轴外侧壁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相啮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环形研磨板的底部边侧设置有挡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混合搅动箱上端侧壁还连接有废气处理连接管,所述混合搅动箱内部底壁还设置有倾斜引流板,排料端口位于倾斜引流板的低端处。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转动杆轴为中空结构且转动杆轴中部截面为矩形,所述环形研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转动杆轴中部的连接套,转动杆轴中部外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条形穿孔,转动杆轴内部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上套设有与之螺旋配合的螺旋套,螺旋套的侧壁通过固定杆贯穿条形穿孔固定连接于连接套内壁,所述环形研磨板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下的拨动杆。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调节丝杆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手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环形研磨板侧壁与研磨筒内壁对荧光粉废料的研磨可使得荧光粉废料精细粉碎,而与混合液混合均匀,接触反应充分,混合效果较好;
2、通过转动杆轴的设置可使得粉碎和搅动同时进行,提高荧光粉废料粉碎混合的效率且便于统一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县京利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龙南县京利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通信工程线缆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自适应婴儿护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