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液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2767.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言;段保峰;郭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11688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闫桑田;刘磊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样系统 处理装置 微液滴 进样 微流控芯片系统 液滴检测系统 控温系统 控制系统 识别系统 基板 液滴 光电传感器 光纤光谱仪 温度传感器 第二检测 激光光源 卤素光源 检测窗 控温 | ||
1.一种微液滴处理装置,其包括:进样系统、微流控芯片系统、控温系统、液滴识别系统、液滴检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其中,
进样系统,其用于向微液滴处理装置进样水相和油相,该进样系统至少包括:进样系统I和进样系统II,所述进样系统I用于向微液滴处理装置中进样油相,进样系统II用于向微液滴处理装置中进样水相;
微流控芯片系统,其包括:基板、形成在基板内的管道、以及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
控温系统,其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控温构件;
液滴识别系统,其包括:激光光源和光电传感器;
液滴检测系统,其包括:光纤光谱仪、及卤素光源;以及
控制系统,其用于对微液滴处理装置中的各系统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液滴识别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与激光光源对通过微流控芯片系统的第一检测窗的水相样品液滴进行识别;
所述液滴检测系统利用光纤光谱仪与卤素光源对通过微流控芯片系统的第二检测窗的水相样品液滴的光谱信号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进样系统至少分别包括两个进样系统I和一个进样系统I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进样系统包括三个进样系统I和三个进样系统II。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进样系统I包括液体容器以及动力源,
所述进样系统II包括液体容器、动力源以及缓冲瓶,
所述动力源为注射泵、蠕动泵、隔膜泵和/或柱塞泵,优选为注射泵,
所述液体容器,其容纳与待进样的样品溶液不相溶且不可压缩的液体,
所述动力源,其驱动所述液体经由输入管进入缓冲瓶,
所述缓冲瓶,所述缓冲瓶容纳所述样品溶液,当动力源驱动时,所述液体经由输入管进入缓冲瓶从而推动样品溶液经由输出管进入所述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述液体容器、动力源和缓冲瓶经由毛细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微流控芯片系统,其包括:
基板;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板内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第二连通部位的在液滴移动方向的上游,且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500μm~2000μm,优选750μm~1800μm,优选为1000μm~1500μm,
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
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为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透明区域,以及
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密封连接的毛细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一连通部位的上游分支为第一管道a、第一管道b、第一管道c以及第一管道d,
其中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形成在第一管道a上,
通过第一管道a、第一管道b、第一管道c以及第一管道d上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密封连接毛细管道,
通过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密封连接毛细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7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