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水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2882.3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8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李大荣;燕艳;米政;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为明清缘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工业 循环 水系 处理 污水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循环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水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使用环境包括设有水与空气对流式冷却塔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循环水池中投放挂膜装置;S2,向循环水池中投放微生物菌剂;S3,将工业废水通入到循环水池远离出水口的一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循环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水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热,需及时用传热介质将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由于天然水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且费用低廉,资源丰富而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热介质,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在各国都是工业水最大用户,除升高温度外冷却水的理化性质无甚显著变化,若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使之形成循环水系统,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
循环水系统一般包括循环水管道、冷却塔和循环水池,循环水池中的水从出水口进入到循环水管道然后对工业设备进行换热冷却处理,然后水再从循环水管道中进入冷却塔,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直接掉落到循环水池中。由于循环水在冷却塔的冷却过程中会大量的蒸发,所以需要向循环水池中补入大量的水;循环水经过蒸发后,其内的重金属等离子浓度提高,向循环水池中补水后,补入水内的重金属与循环水的重金属混合,再经过冷却,导致循环水的重金属浓度进一步提高。当循环水的重金属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循环水的冷却降温效率降低、管道内容易结成大量水垢,就需要将循环水排放出去。根据企业规模不同,循环水用水量也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总的来说循环水的用水量很高、投入成本十分巨大,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循环水的浓缩倍数低(即循环水内的污染离子浓度的阈值),如果能够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则循环水能够以高离子浓度的情况在系统中使用更长的时间、节约巨大的用水量。
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所以大量企业只能使用价格低、成本低的中水,中水为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达到国家标准的废水,中水的水质与自来水相比差很多,其中的污染离子浓度高,如果将中水补入到循环水池中,将导致循环水很快就达到了最高的浓缩倍数,降低了循环水的利用率、提高了用水成本。
现有的循环水处理方法一般都是化学处理法,通过向循环水中投放化学试剂,化学试剂能够防止因循环水水体蒸发浓缩后,所累积的盐类、有机物、重金属对循环水中的管道、设备造成的腐蚀、结垢、菌藻滋生,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但是化学处理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投加化学试剂需要专门的投放设备、投放设备的成本高、施工安装时间长,期间会导致企业停机而无法生产、增大损失;2、化学试剂的种类较多,投加方式复杂、管理成本高;3、受排放标准限制,循环水浓缩倍数低,补水水耗大,排污量大,运行成本高;4、化学试剂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循环水系统来处理循环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水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使用环境包括设有水与空气对流式冷却塔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循环水池中投放挂膜装置;S2,向循环水池中投放微生物菌剂;S3,将工业废水通入到循环水池中远离出水口的一端。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1、微生物菌剂投入到循环水系统之后,微生物在循环水池中挂膜、增殖,大量的微生物能够消耗循环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循环水的氧含量,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系统的氧腐蚀,同时微生物形成优势菌群后还能够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杂菌对循环水系统产生负向的影响。
2、循环水池内的补水口和出水口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即补水口处持续向循环水池内补水,出水口处持续向循环水管道中输送循环水,所以整个循环水池内的水长期处于流动的状态,微生物没有良好的着床地点,投放挂膜装置后,挂膜装置能够给微生物提供着床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为明清缘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为明清缘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