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双咪唑类光引发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3106.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春;胡春青;于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004;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咪唑 引发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应用 彩色 滤光 图像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双咪唑类光引发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括: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光聚合引发剂、碱溶性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和供氢体,光聚合引发剂包括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的双咪唑类光引发剂B1,以及第二光引发剂或增感剂B2‑1,第二光引发剂与双咪唑类光引发剂B1不同。光引发剂B1与第二光引发剂或增感剂B2‑1的配合使用使得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光聚合性化合物和碱性树脂能够在较低的能量下进行深度固化反应;同时光引发剂B1颜色较浅,裂解后吸收波长蓝移,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后形成的膜具有较优异的耐黄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有双咪唑类光引发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彩色滤光片可由染色法、印刷法、电着法、颜料分散法等方法,将红、绿、蓝等画素形成在透明基板上而制得。其中,颜料分散法是目前工业上的主流方法。颜料分散法是在透明基片上涂布含有着色材料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然后进行图像曝光、显影和视情况需要的后固化,通过重复这些过程形成彩色滤光片。此法具有高耐热性、不需染色等优点,且可形成高精度的画素着色层。
颜料分散法的制程中,所使用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其组成大致含有:碱可溶性树脂、聚合性化合物、光引发剂、着色剂及溶剂。
近些年,对彩色滤光片在色度、对比度等方面要求很高。然而,若使用颜料作为着色剂,则会出现由于颜料的粗大粒子引起散射的发生、由于低温保存稳定性不良引起粘度的上升等问题,在进一步提高对比度及亮度方面存在极限。因此,若使用染料作为着色剂,则利用染料自身的色纯度,可以提高图像显示时的亮度。另外,由于染料并不存在粗大粒子,因此认为可以提高对比度。另外,在彩色滤光片的技术领域中,为了实现显示元件的高色纯度化或光接收元件的高色分辨率,有着色剂浓度变高的倾向,在显影过程中未曝光部分的基底或者遮光层上容易产生残留物或污点,借此亦产生与基板的粘附变得不充分,或者无法获得充分的硬化,或者在曝光部图案形成性不良的问题。现有文献中提到,通常着色剂会捕获引发剂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从而使其失活,无法获得充分的硬化。
虽然色彩再现是由光源照射的光透过彩色滤光片来实现的,但在该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光被彩色滤光片吸收,所以光效率下降,另外,还存在因作为彩色滤光片的颜料特性无法达到完美的色彩再现的根本性的极限。鉴于此,量子点光刻胶技术不断被开发,现有文献公开了不同含量子点的感光性组合物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色彩的饱和性问题,另外应用后固化膜的黄变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比于LCD技术而言,QLED技术需要阻水阻氧,这就增加了一定的膜厚度,但是现有公开的量子点组合物配方存在厚膜固化效果不佳和耐黄变性能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量子点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双咪唑类光引发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存在膜固化能量较高且耐黄变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括:(A) 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B)光聚合引发剂、(C)碱溶性树脂、(D)光聚合性化合物和(E)供氢体。其中光聚合引发剂包括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的双咪唑类光引发剂B1,以及第二光引发剂或增感剂B2-1,第二光引发剂与双咪唑类光引发剂B1不同;
其中通式(I)中,Ar1、Ar2、Ar3、Ar4、Ar5和Ar6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芳基或未取代的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