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3371.3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孟世博;张勇;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包括:充电口;第一可控开关,第一可控开关与充电口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也与充电口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与第一可控开关连接;电池包,充电口和电源控制模块均与电池包的正极连接,电池包与第二可控开关连接;降压控制模块,降压控制模块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与电池包连接;控制单元,第二可控开关、电路控制模块和降压控制模块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因此,当充电口插上充电器后,第一可控开关导通,控制单元通过电源控制模块和降压控制模块与电池包连接,控制单元为第二可控开关提供导通信号,使第二可控开关导通;这样,电池包、第二可控开关和充电口构成回路,因此实现电池包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使用用于给设备供电的电池包,但是现有的电池包在给负载供电的过程中电量快要用完时,需要手动将负载与电池包断开,再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当电池包充电完成以后,再将负载与电池包连接,以便给负载供电,这样对于使用者来说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当电池包电量用完以后,不用手动将负载与电池包断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以解决当电池包电量用完以后,不用手动将负载与电池包断开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包括:充电口;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的负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充电口的正极连接;第二可控开关,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的负极连接;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电池包,所述充电口的正极和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电池包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降压控制模块,所述降压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和降压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的负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包括: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充电口的正极、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和充电口的负极依次连接;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充电口的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的连接处;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六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NMOS管;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口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N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第五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一次通过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