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4045.4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檀;刘献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檀;刘献刚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9/02;E02D5/28;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 基坑 挡墙 抽水结构 中空结构 基坑支护 连接结构 地下水 复合 整体施工 周向布置 周向封闭 再利用 抽离 管壁 施工 土体 桩体 连通 回收 引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包括:周向布置的若干根具有中空结构的管桩;连接结构,与相邻的两根所述管桩连接,形成周向封闭的挡墙;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管桩下部的所述管壁上设置有朝向基坑内侧,并与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和所述中空结构连通的抽水结构,所述抽水结构适于将位于所述基坑内侧的地下水引入所述管桩的所述中空结构内。这种结构使得整体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时间短,且由于作为挡墙主要挡土部分的管桩,两根之间具有连接结构,从而可以减少桩体数量,又便于回收再利用,从而有利于节省成本;再者,由于具有所述抽水结构,有利于实现抽离基坑内侧地下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领域中挡墙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水泥土挡墙通常是通过钻机的钻杆和钻头钻入到土体中,再通过注浆管将水泥浆注入到土体中以形成水泥土桩体;为了形成连续咬合的水泥土桩挡墙,钻机所钻的桩孔需要存在相重合的部分。然而,单纯的水泥土咬合桩挡墙虽然具有较好的止水性能,但是,其挡土的能力较差;这就是通常情况下会在水泥土咬合桩挡墙外围再另外打造具有较好挡土能力的混凝土桩挡墙的原因。混凝土桩挡墙具有较好的挡土能力是因为其结构坚固而使得抗压性能较好。然而,打造两排桩无疑会拉长施工周期,减缓施工进度,两排桩体的使用也无疑会提高施工成本。
为了同时满足挡墙的挡土和止水要求,现有技术又公开了一种通过插接在一起的工字型板桩挡墙,这是充分利用了板桩自身的结构坚固和插接处的止水能力,在减少桩体数量的情况下,保证挡墙的挡土和止水能力,另外,板桩也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然而,为了满足周向上的封闭要求,工字型板桩需要周向连续插接在一起,所需要板桩的数量也比较多,另外,插接口需要对准施工,这对施工操作上的要求较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又公开了一种在若干不咬合的周向布置的混凝土桩体间插设止水部件,如槽钢,该槽钢被设置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混凝土桩体插接在一起,对两根混凝土桩体之间土体和水进行阻挡,槽钢也可以被回收再利用。虽然这种挡墙相对于双排桩挡墙来说,减少了桩体的数量,相对降低了减成;相对于插接式的板桩挡墙来说降低了对插接精度的要求,且止水部件也同样可以被回收再利用,但是混凝土桩体的施工周期较长,起到主要挡土作用的混凝土桩体数量不少,导致成本也相对较高。
另外,基坑内侧的土体中很可能含有较多的地下水,在开挖基坑的时候很可能因为地下水过多导致施工不便,需要单独插入抽水管抽除地下水再进行挖掘施工。单独插设抽水管会导致施工成本也会导致提高,施工周期也会增加。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型的挡墙结构,针对含水量较大的土体,可以达到整体施工操作简单,施工周期较短,且成本较低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针对含水量较大的土体,整体施工操作简单,施工周期较短,且成本较低的基坑复合水泥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包括:周向布置的若干根具有中空结构的管桩;连接结构,与相邻的两根所述管桩连接,形成周向封闭的挡墙;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管桩下部的所述管壁上设置有朝向基坑内侧,并与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和所述中空结构连通的抽水结构,所述抽水结构适于将位于所述基坑内侧的地下水引入所述管桩的所述中空结构内。
上述的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其中,所述连接结构为水泥土挡墙部分,位于相邻的两根管桩之间,并与所述管桩连接;所述管桩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泥土挡墙部分对应的注浆结构。
上述的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其中,所述管桩为上端开口且下端封口;所述注浆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管壁上的若干个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管桩内部的第一注浆管,所述抽水结构为成型于所述管壁上的第三通孔。
上述的基坑支护复合挡墙,其中,所述注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管桩的外壁上的第二注浆管,其中,所述第二注浆管的管壁上成型有与所述水泥土挡墙部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檀;刘献刚,未经刘小檀;刘献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