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苏促进因子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4715.2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惠祥;战晓慧;史成超;周高燕;周尚平;方荣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苏 促进 因子 印染 废水处理 中的 应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苏促进因子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处理方法,它是在投加有粉末活性炭的曝气池中投加复苏促进因子。本发明方法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等常见水质指标的去除能力远优于单一投加粉末活性炭(传统的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极大改善了曝气池出水水质,效果远好于单一投加粉末活性炭,优化了传统的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减少了中水回用成本,并为复苏促进因子应用于水污染治理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印染行业是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占工业总产值3.60%,直接与间接从业人员1.22亿,但印染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是水污染物减排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为实现印染行业废水污染物进一步减排,路径主要有:1.提高印染废水排放标准;2.减少印染废水的排放量。为减少废水排放量,需进行中水回用,一般采用膜处理技术实现。但印染废水进膜时污染物浓度和盐浓度较高,导致膜处理成本较大,中水回用率较低。对进膜前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有效降低进膜的污染物浓度;但由于印染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目前的深度处理技术普遍存在处理成本高的问题。采用生物强化方法强化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提升好氧生化处理能力,使好氧段出水水质接近甚至达到进膜标准,可大大减少深度处理和膜处理的成本。
粉末活性炭(PAC,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强化方法,是指将PAC投加到好氧系统的回流污泥中,通过含炭污泥中PAC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提升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目前较多应用在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
另一种常用的生物强化方法是向污水处理系统中投加具有特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剂。但如今微生物菌剂的筛选菌源仅限于基于常规分离培养方法所能获得的仅占0.01~10%的微生物菌群,大量的潜在功能菌群仍处于活的但非可培养(VBNC,viable butnon-culturable)状态。复苏促进因子(Rpf,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是一种在皮摩尔浓度下就能使某些处于VBNC状态细菌重新恢复其生长繁殖能力的蛋白质,最初在藤黄球菌中发现。目前,利用Rpf复苏培养VBNC状态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和流行病学领域中的潜在病原菌的发现、疫苗研制,及农业系统中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等方面,但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未见报道,单纯将Rpf投加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对水质改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曝气池出水水质的印染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印染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方法,在投加有粉末活性炭的曝气池中投加复苏促进因子。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复苏促进因子的投加频率为每3日投加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复苏促进因子的投加量为1g/m3~5g/m3。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频率为每日投加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30g/m3~90g/m3。
本发明复苏促进因子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在投加有粉末活性炭的曝气池中投加复苏促进因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