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5080.8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5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解明亮;溥祖宏;赵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10 | 分类号: | B41F9/10;B41F9/06;B41F3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6527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凹版 印刷机 调式 印刷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包括安装架、伺服马达、传墨辊、第一刮墨刀和第二刮墨刀,所述安装架的俯视截面层倒U型结构,所述传墨辊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两侧水平端内表壁外边缘处,所述伺服马达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伺服马达分别螺栓固定在安装架的一侧水平端外表壁,所述两个伺服马达均通过联轴分别与第一刮墨刀和第二刮墨刀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刮墨刀位于第二刮墨刀的上方。本发明中,该印刷机构既能够降低油墨的浪费量,也去除掉了传墨辊表面多余的油墨,同时也能够实现传墨辊工作高度和印刷压力的的调节操作,进一步的提高了印刷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因此印刷机构就成为了凹版印刷机的最重要的组成机构
然而现有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印刷机构的工作印刷角度相对固定,无法根据实际印刷材料的厚度大小进行快速的调节操作,同时在对多余的油墨刮墨处理时,容易发生油墨滴落浪费的现象,导致油墨的使用量较多,进而增加了印刷机构的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包括安装架、伺服马达、传墨辊、第一刮墨刀和第二刮墨刀,所述安装架的俯视截面层倒U型结构,所述传墨辊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两侧水平端内表壁外边缘处,所述伺服马达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伺服马达分别螺栓固定在安装架的一侧水平端外表壁,所述两个伺服马达均通过联轴分别与第一刮墨刀和第二刮墨刀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刮墨刀位于第二刮墨刀的上方。
所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水平端上表面焊接有前位连杆,且前位连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平行结构的整平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水平端上表面且位于传墨辊的上方焊接有后位连杆,且后位连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凹印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水平端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表面通过焊接的平衡辊轮与滑座滚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墨辊的两端均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嵌设在滑座的内部中心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水平端下表面螺栓固定有电控推杆,且电控推杆的上方通过伸缩杆与滑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刮墨刀由连接座、刮片和两个导流板组成,刮片为三棱柱状结构,两个导流板均为内倾式结构,且两个导流板分别位于刮片的两侧较窄边外表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墨辊的外表壁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开设有印刷槽,且印刷槽的内表面通过粘贴的吸盘与凝胶垫片吸附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