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冷原子真空压力传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5219.9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溢;金尚忠;金怀洲;赵春柳;石岩;徐睿;陈义;赵天琦;周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1/00 | 分类号: | G01L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原子 真空 压力 传感 系统 | ||
1.一种小型化冷原子真空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压力传感系统为便携可移动的集成芯片系统,真空压力传感系统包括Li原子发射器、光束整形检测装置、真空隔离腔、真空压力感应腔;
Li原子发射器包括底座(1)、Li原子金属源(2)和机械快门(3),所述底座(1)用于冷原子真空压力装置的固定;所述Li原子金属源(2)为3D打印钛制成的低释气碱金属分配器;所述机械快门(3)用于控制Li原子流动,以防止金属源中热原子与冷原子产生碰撞导致不必要的喷射,更加准确测量磁光阱中冷原子寿命;
光束整形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微型激光发射器(12)、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准直透镜(8)、半反半透镜(11)、传输光纤(13)、滤光器(14)、聚焦透镜(15)和成像镜头(16),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半反半透镜(11);所述微型激光发射器(12)将激光束(18)发射至系统;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准直透镜(8)使入射激光(18)变换为准直圆偏振光(19);所述半反半透镜(11)将入射激光(18)与磁光阱中冷原子返回的荧光(22)进行分离;所述传输光纤用于传输反射的荧光(22);所述滤光器(14)用于过滤荧光信号中的干扰光;所述聚焦透镜(15)用于荧光的聚焦;所述成像镜头(16)用于检测返回的荧光;
真空隔离腔(17)用于将待测超高/极高真空环境与冷原子真空压力感应腔进行隔离;
真空压力感应腔包括第二支撑架、永久磁铁(7)、三角形纳米光栅(4)、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反射镜(6)和马鞍形反亥姆霍兹线圈(5),所述马鞍形反亥姆霍兹线圈(5)通电后产生梯度磁场;所述第二支撑架用于支撑反射镜(6);所述永久磁铁(7)用于维持磁场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冷原子真空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纳米光栅(4)由叠加的等边三角形制成,其将沿Z方向行进的准直圆偏振光(19)衍射为六道不同方向传播的光束,每道光束与-Z轴之间具有45度夹角,三角形衍射光栅(4)三条边形成三个光栅部分,每个部分分别产生两道光束,一道指向磁光阱的中心而另一道向外,三个光栅部分的三道向内光束(20)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和反射镜(6)将三角形纳米光栅(4)产生的三道相互垂直的向内光束(20)进行垂直反射,每道光束均经过反射镜上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两次,产生三道与原光束偏振相反的对射光束(21);
所述三角形纳米光栅(4)产生的三道向内光束(20)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和反射镜(6)产生的偏振相反的三道对射光束(21)作为冷却光束,在所述梯度磁场下形成三维磁光阱系统,对出射的Li原子进行冷却并捕获至磁光阱中,通过成像镜头(16)显示冷原子所返回的荧光数量,获得囚禁冷原子的碰撞损失率,由囚禁冷原子碰撞损失率计算待测超高/极高真空环境的真空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2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