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5547.9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久臣;宋成军;王飞;孙仁华;石祖梁;李想;宝哲;刘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C3/02;A01G22/00;A01G17/00;A01G9/1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种 结合 生态 循环 农业 模式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包括农户生活子系统、作物种植子系统、畜禽养殖子系统和厌氧发酵子系统;所述畜禽养殖子系统连接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与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的废料排出口与所述作物种植子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一侧连接有沼气收集器,所述沼气收集器通过管道与所述农户生活子系统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使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业生产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背景技术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就中国而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稳则社会安。因此农业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用不到世界几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长,除了扩大耕地面积、推广良种外,大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物质,使土壤结构持续遭到严重破坏,土壤有机质不断耗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大大下降,化肥施用量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施于耕地的化肥只有少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进入土壤和水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而且大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不可避免地对可食用农产品造成污染,农产品中的激素、抗菌素等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业与世界先进农业相比较,生产经营粗放、分散、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另外禽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的废弃物,造成环境的污染。虽然利用沼气发酵、堆肥等技术可以减缓禽畜养殖业的污染,但是依然不能杜绝废弃物的零排放零污染。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又能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包括农户生活子系统、作物种植子系统、畜禽养殖子系统和厌氧发酵子系统;所述畜禽养殖子系统连接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与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的废料排出口与所述作物种植子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一侧连接有沼气收集器,所述沼气收集器通过管道与所述农户生活子系统连通。
可选的,所述厌氧发酵子系统包括沼气发酵池,所述沼气发酵池上设置有气体出口、物料进口和废料排出口,废料排出口上设置有自动开关门,所述沼气发酵池的外围设置保温墙,所述保温墙上设置有沼液出口和沼渣出口,所述沼液出口连通有储液罐;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沼气收集器连通,所述物料进口与所述收集池通过管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物料进口内设置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沼液出口和沼渣出口分别通过管道和储液罐与所述作物种植子系统连通。
可选的,所述自动开关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门板,所述门板通过旋转轴铰接于所述沼气发酵池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沼气收集器通过沼气管连通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连通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连接有沼气灯,所述沼气灯位于所述农户生活子系统内。
可选的,所述沼气收集器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所述沼气净化装置与位于所述农户生活子系统内的沼气灶连通。
可选的,所述作物种植子系统包括种植大棚;所述种植大棚一侧设置有通风口,另一侧设置有引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未经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喇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型智能捕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