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5686.1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胡记;徐长春;王和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工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67/02;C08L27/06;C08K13/02;C08K3/22;C08K3/36;C08K3/30;C08K5/1539;C08K5/19;C08K5/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杨家坤 |
地址: | 246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垃圾桶 高硬度 耐磨 制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十二烷基丙烯酰胺 均苯四甲酸二酐 材料加工技术 高密度聚乙烯 三羟甲基丙烷 四丁基氯化铵 异壬酸异壬酯 传统垃圾桶 三氧化二锑 产品经济 产品使用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抗氧化剂 硫酸铝铵 耐磨性能 分散剂 增塑剂 重量份 垃圾桶 色粉 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垃圾桶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20份、PVC树脂10‑14份、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4‑5份、二氧化钛1‑3份、三氧化二锑2‑3份、二氧化硅2‑4份、硫酸铝铵1‑2份、均苯四甲酸二酐1‑3份、四丁基氯化铵1‑1.8份、异壬酸异壬酯0.8‑1.2份、三羟甲基丙烷1‑2份、色粉3‑5份、分散剂1‑2份、抗氧化剂1.2‑1.6份、增塑剂1‑3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传统垃圾桶的硬度和韧性,并且多种成分复合制备填料,有效增强产品的耐磨性能,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桶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
一般垃圾桶基本分为居家使用室内小型垃圾桶,由于其使用环境良好,在日常使用中磨损程度较低,不易损坏;另一种主要为大型的室外环保垃圾桶,由于此类垃圾桶设于户外并且经常移动,容易造成垃圾桶磨损,或者由于垃圾桶硬度较低出现开裂损伤等情况,严重影响垃圾桶的使用寿命,所以研究一款具有高硬度耐磨性能的垃圾桶是现阶段所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传统垃圾桶的硬度和韧性,并且多种成分复合制备填料,有效增强产品的耐磨性能,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经济价值。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所述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4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20份、PVC树脂10-14份、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4-5份、二氧化钛1-3份、三氧化二锑2-3份、二氧化硅2-4份、硫酸铝铵1-2份、均苯四甲酸二酐1-3份、四丁基氯化铵1-1.8份、异壬酸异壬酯0.8-1.2份、三羟甲基丙烷1-2份、色粉3-5份、分散剂1-2份、抗氧化剂1.2-1.6份、增塑剂1-3份。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三聚磷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质量比1∶3∶2∶1混合制备。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酯、三辛酯质量比2∶1∶2混合制备。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偶氮二异庚腈、硬脂酸酯质量比3∶1∶3混合制备。
所述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密度聚乙烯、PVC树脂混合加入开炼机中,高温密炼一段时间,得混合树脂备用;
(2)将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锑、二氧化硅混合高温烧结再研磨,后加入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和分散剂于搅拌机中高温搅拌得混合料备用;
(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硫酸铝铵和四丁基氯化铵混合加入上述混合树脂高温搅拌,再加入异壬酸异壬酯于高压反应釜中高温高压静置一段时间,得混合基料备用;
(4)将上述混合基料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三羟甲基丙烷、抗氧化剂、增塑剂和混合料于搅拌釜中高温搅拌,后添加色粉搅拌均匀后投入注塑机内注塑成型,后加工组装得本发明高硬度耐磨环保垃圾桶。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高温密炼的温度为150-180℃,密炼时间为3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工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皖工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和片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裸露后布丝电熔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