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5778.X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代贤友;尚随军;郑荣鹏;毛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极片 附着力测试 棒体 盒体 附着力 光滑表面 开口处 极片 内壁 开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其包括:盒体,其表面具有开口;若干个棒体,其具有光滑表面,棒体安装于开口处,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盒体的相对两内壁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方法。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且精准地判断极片的附着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包括匀浆、涂布、碾压、分切、卷绕、注液、封口、预充、老化及分选等工序,各工序制程的状况对电池性能均会产生影响。其中,涂布工序对产能和电芯的一致性影响较大,极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电芯的各项性能。
表征极片性状的项目有厚度、面密度、失重比、长宽尺寸、毛刺及附着力等,各项目对电芯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极片的附着力对电芯的内阻及循环性能影响较大,敷料在集流体上的附着力强,极片在碾压工序不容易粘辊,电芯内阻降低,循环过程中敷料不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在涂布生产时,一般通过折叠极片或用胶纸粘附极片,根据掉料情况来判断极片的附着力,主要根据实际经验,没有较为固定的标准,这样容易产生误判,对后续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可以快速且精准地判断极片的附着力。
为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其包括:
盒体,其表面具有开口;
若干个棒体,其具有光滑表面,棒体安装于开口处,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盒体的相对两内壁上。
进一步地,上述棒体(2)的直径为2-4mm。
进一步地,设置第一棒体(21)、第二棒体(22)和第三棒体(23),第一棒体(21)的直径为4mm,第二棒体(22)的直径为3mm,第三棒体(23)的直径为2mm。
进一步地,上述棒体(2)为不锈钢棒体。
进一步地,上述盒体(1)具有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第三侧板(15),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第三侧板(15)围城U形侧板构件并固定连接于底板(12)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侧板(14)和第三侧板(15)对称设置,且第二侧板(14)和第三侧板(15)皆呈扇形板体。
进一步地,上述盒体(1)为矩形盒体,开口(11)位于盒体(1)的顶面或者一侧面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如上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
2)将涂布好的极片裁成多个极片单元;
3)将极片单元在至少一棒体上按同一方向匀速拉动,拉动时极片所成夹角15-30°;
4)将极片的表面状态与测试标准对照,确定极片附着力情况。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同一棒体上拉动至少三张极片单元,确认至少三张极片单元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拉动时极片所成夹角20-25°。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中,通过设置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在测试时将极片在钢棒上按同一方向拉动,根据拉动后极片表面的状态,并对照判定标准,确认极片附着力情况;
因而,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且精准地判断极片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合强度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FINAT离型力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