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铀水冶离子交换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6813.X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1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雷林;雷洁珩;邓健;钟林;丁德馨;刘永;余修武;赵勇;冯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J49/60;C22B60/02;C22B3/42;C22B3/0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铀水冶 离子交换 过滤 装置 | ||
一种铀水冶离子交换塔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PVC缠丝、第二固定板、端盖及连接法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筒体上设有复数个过滤孔,筒体的一端为进液口,进液口端口设有连接法兰,另一端由端盖密封。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环形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环形的缠丝定位圈,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在筒体的外壁上,筒体上的过滤孔处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PVC缠丝呈螺旋状胶黏在筒体的外壁上,其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的缠丝定位圈内,相邻PVC缠丝之间的间隙根据树脂颗粒的粒径不同进行调整。本发明操作简便,拆卸更换方便,过滤效果好,适用于离子交换塔全工艺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铀水冶离子交换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地(堆)浸已成为现在铀水冶工艺中重要的浸出方法,其所得的浸出液铀浓度一般较低,故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法从中提取铀。从清液中吸附铀,树脂的最佳状态是密实床,相应的设备有固定床及密实移动床装置两大类。在国内常用的设备为固定床,为防止树脂泄漏,常用的过滤方法一般为在铀水冶离子交换塔内的底部人工充填石英砂过滤层或PVC管和滤网组合体,往往只解决出液问题,未解决反冲操作树脂泄漏问题。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1)树脂直接大面积与石英砂层接触,加大了树脂磨损;(2)反冲洗过程时容易造成塔体上部的滤网易破损,出现树脂泄漏现象;(3)过滤层更换需较长时间及大量人工;(4)滤网在使用过程中易破损,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铀水冶离子交换塔过滤装置,用于铀水冶固定床离子交换过程中分隔树脂和溶液,通过调节该过滤装置缠丝之间的间隙,提高树脂使用率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铀水冶离子交换塔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PVC缠丝、第二固定板、端盖及连接法兰。
所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筒体上设有复数个过滤孔,筒体的一端为进液口,进液口端口设有连接法兰,另一端由端盖密封。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环形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缠丝定位圈,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缠丝定位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套装在筒体上的外壁上,第一固定板上的缠丝定位圈与第二固定板上的缠丝定位圈相对应,筒体上的过滤孔处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
所述PVC缠丝的截面上部为矩形,下部为梯形,矩形的宽度为h,高度为g, 梯形角为a,其中: h为2.5mm;h为0.8mm;a为15度。
所述PVC缠丝呈螺旋状胶黏在筒体的外壁上,PVC缠丝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固定板上的缠丝定位圈内,PVC缠丝的一端插入到第二固定板上的缠丝定位圈内,呈螺旋状胶黏在筒体外壁上相邻PVC缠丝之间的间隙为L,L为0.2~0.6mm。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相邻PVC缠丝之间的间隙L根据离子交换塔中使用的树脂颗粒的粒径不同进行调整,以避免溶液过滤过程中带动树脂从间隙中流出,发生树脂泄漏的情况。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PVC缠丝的截面上部为矩形,下部为梯形,矩形的宽度为h,高度为g, 梯形角为a,其中: h为2.5mm;h为0.8mm;a为15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过滤装置不需要使用石英砂或滤网,树脂损失率小、破碎率低,延长了树脂使用寿命,且通过调节PVC缠丝的间隙,防止树脂泄漏和适用不同颗粒粒径的树脂,提高了树脂使用率和降低了成本,且适用性广。
2、本发明提供的过滤装置分别装配在固定床离子交换塔的顶部及底部,操作简便,拆卸更换方便,更换时无需将塔体入孔打开,不仅在正常吸附和淋洗中取得较好效果,且对于反冲操作时同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适用于离子交换塔全工艺操作,方便在铀水冶领域和相关离子交换设备上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生产用绝缘漆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沥青混合料二次分离筛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