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位点Apxo-1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7031.8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饶玉春;叶雯澜;王跃星;焦然;张晟婕;马若盈;袁李亚男;郑士仪;吴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 分子标记 主效QTL位点 调控 主效QTL 抗病性 人工接种鉴定 定向选择 水稻植株 遗传距离 育种效率 条斑病 位点 引物 应用 筛选 水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 Apxo‑1,QTL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DNA片段上,遗传距离是82.7‑83.0cM。本发明还公开了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位点Apxo‑1的Indel标记,为Blsr‑1和Blsr‑2的引物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工接种鉴定水稻植株抗病性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的分子标记的应用: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进行筛选,定向选择,可获得具有条斑病抗性的水稻,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抗病育种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个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位点Apxo-1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of rice,BLSR)是水稻上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时可造成40%-60%产量损失,是限制水稻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徐建龙等,1996;et al.,2006)。条斑病的发病症状明显,发病时,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条斑,条斑长度与水稻抗病程度有关,感病品种可达4-6cm,抗病品种不到1cm(张荣胜等,2014;马路等,2018)。条斑两端有呈鱼籽状的菌脓,干燥后呈琥珀状附着在叶片表面而不易脱落(马路等,2018)。
条斑病抗性由多基因控制,国内外研究者对水稻条斑病抗性QTL定位已有诸多报道。吴为人等(1998)和Tang等(2000)以高感品种H359、高抗品种Acc8558及其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在第1、2、3、4、5、7、8和11号染色体上检测出11个QTLs。陈粟(2002)以H359/Acc8558组合的RI群体为材料,检测到了11个QTL,其中3个效应较大的QTL在F2群体中也检测到,分别位于1、2和5号染色体上。陈志伟等(2005)以Acc8558、H359的近基因系H359R为材料,验证上述RI群体中定位的11个QTL的可信性,其中qBlsr3d、qBlsr5a和qBlsr5b被成功验证。郑景生等(2005)以佳辐占和明恢86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在第2号染色体RM279–RM154区间内检测到1个QTL。李丰涛(2010)利用H359和Acc8558为亲本育成的近等基因系H359–BLSR5a与H359杂交建立的F2群体,将qBlsr5a定位在RM5816与RM122之间,物理距离为52.7kb。陈志伟等(2006)和韩庆典(2008)同样利用上述F2群体,在第5号染色体RM153-RM159区间内检测到一个贡献率较大的QTL。曹金良等(2014)以H359R和H359为亲本构建的单染色体片段代换系H359-BLSR3D为材料,将qBlsr3d定位在3DSSR3–3DSSR12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250kb。马路等[4]以典型籼稻台中本地1号与粳稻春江06的杂交F1代花药培养双单倍体群体(DH)为材料,在第2、4、5和8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效应值能区分开的QTL。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严重,防治困难,目前生产上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虽然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抗性基因是水稻与病原菌长期互作的过程中演化出来了的多种防卫机制之一。挖掘水稻基因组上的抗细菌性条斑病遗传位点,导入到我们常用的水稻主栽品种中,以适应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就能极大降低条斑病的发病率,且是一种最安全且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迄今,QTL定位研究在水稻上虽有较多的报道,但在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QTL定位分析方面的报道非常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位点Apxo-1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主效QTLApxo-1:QTL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DNA片段上,遗传距离是82.7-83.0cM。
注:LOD值高达4.67,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强抗性;QTL指的是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7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