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蓄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8579.4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贾国斌;邹杨;戴叶;袁晓凤;陈兴伟;陈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邹玲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蓄热 | ||
1.一种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储热模块,每个所述储热模块两端均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用于向与其相邻的所述储热模块输送介质或将与其相邻的所述储热模块内的介质排出;所述储热模块包括夹层式套筒状的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保温容器的内部同轴设有内部保温层;所述换热通道包括垂直于所述储热模块的轴向设置的挡板组,每个所述挡板组依次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贴合上一所述储热模块,所述第二挡板贴合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四挡板贴合下一所述储热模块,所述第三挡板贴合所述第四挡板;
一所述储热模块和与其相邻的上游和下游的所述换热通道构成一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中,与所述储热模块相邻的上游的所述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为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避免所述介质流入其上游所述储热模块,所述第二挡板可弯曲设置用于控制所述介质的流速和/或避免所述介质产生涡旋;所述换热系统中,与所述储热模块相邻的下游的所述换热通道内,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为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为闭合状态,所述第四挡板用于避免所述介质流入其下游所述储热模块,所述第三挡板可弯曲设置用于控制所述介质的流速和/或避免所述介质产生涡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的夹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容器外层、保温容器夹层和保温容器内层;
和/或,所述介质为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
和/或,所述内部保温层的材质为定型耐火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介质为干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为熔盐和/或导热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保温层的材质为轻质刚玉砖、轻质高铝砖和轻质黏土砖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外层和保温容器内层的材料为混凝土或金属合金;
所述保温容器夹层中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体,其剩余部分填充有低真空干空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合金为310s不锈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材质为多孔保温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材质为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和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上均设置有挡板轴,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均能绕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挡板轴弯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的部分外表面设有一外部保温层;
和/或,所述保温容器的下部设有一底座;
和/或,所述内部保温层内侧填充有固体蓄热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温层的材料为纤维状保温材料;
和/或,所述底座的材质为金属合金或钢筋混凝土;
和/或,所述底座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度与所述保温容器的外表面的弧度相同;所述保温容器的外表面部分与所述弧形凹槽贴合,所述保温容器的外表面未与所述弧形凹槽贴合的部分设有所述外部保温层;
和/或,所述固体蓄热材料为显热蓄热材料或潜热蓄热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体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温层的材料为岩棉、矿渣棉、玻璃棉、纳米板和硅酸铝纤维毡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5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