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功能非制冷型手持红外观测仪和观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58710.7 申请日: 2019-04-01
公开(公告)号: CN110579282A 公开(公告)日: 2019-12-17
发明(设计)人: 李敏;章国宁;姜志新;林滨;付康;吴杰;商宝富;赵淑贤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J5/02 分类号: G01J5/02;G01J5/04;G01J5/08;G01J5/10;G01D21/02
代理公司: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崔建章
地址: 2710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外观测 目标定位装置 成像装置 地理位置 非制冷型 多元化 观察 拾取 观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多功能非制冷型手持红外观测仪,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成像装置(1)的红外观测仪本体、设置为与成像装置(1)连接并且用于拾取目标的地理位置的目标定位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非制冷型手持红外观测仪,其特征是:按照对目标的地理位置的图像确定的方式把红外观测仪本体和目标定位装置(4)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非制冷型手持红外观测仪,其特征是:红外观测仪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供电装置(2)和显示装置(3),

或还包含有壳体并且成像装置(1)、供电装置(2)、显示装置(3)和目标定位装置(4)设置在壳体中,壳体设置为由型号为AZ31B的镁铝合金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非制冷型手持红外观测仪,其特征是:供电装置(2)分别设置为与成像装置(1)的电源端口部、显示装置(3)的电源端口部和目标定位装置(4)的电源端口部连接并且目标定位装置(4)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成像装置(1)的输入端口部连接,成像装置(1)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显示装置(3)的输入端口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非制冷型手持红外观测仪,其特征是:供电装置(2)设置为电压为7.4-8.4V的电池组,供电装置(2)设置为包含有电池V1、电容C1和电容C2并且电池V1的其中一个接口设置为-VIN,电池V1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容C2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容C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OUT并且电容C1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电容C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电池V1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

或,成像装置(1)设置为包含有红外光学系统(11)、非制冷型探测器(12)、处理电路(13)和可见光相机(14)并且红外光学系统(11)设置为与非制冷型探测器(12)和可见光相机(14)相对应分布,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处理电路(13)连接,

或,红外光学系统(11)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红外镜头(111)、第二红外镜头(112)和第三红外镜头(113)并且第三红外镜头(113)设置为最后端物镜,第一红外镜头(111)设置为最前端物镜并且第二红外镜头(112)设置在第一红外镜头(111)和第三红外镜头(113)之间,第三红外镜头(113)设置在非制冷型探测器(12)和可见光相机(14)的前端端面部并且第一红外镜头(111)、第二红外镜头(112)和第三红外镜头(113)分别设置为宽波段8-14微米消像差的非球面透镜,第一红外镜头(111)的孔径设置为60.8mm并且第二红外镜头(112)的孔径设置为45.4mm,第三红外镜头(113)的孔径设置为34.2mm并且第一红外镜头(111)的孔径、第二红外镜头(112)的孔径和第三红外镜头(113)的孔径设置为按照等比例分布,第一红外镜头(111)、第二红外镜头(112)和第三红外镜头(113)系统焦距为73mm并且水平视场分别设置为6°,垂直视场设置为4.5°,

或,非制冷型探测器(12)设置为非制冷氧化矾焦平面探测器并且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面阵设置为640×512,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像元尺寸设置为12微米并且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响应波段设置为8微米至14微米,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功耗设置为1W并且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靶面尺寸设置为7.68×6.144mm,

或,处理电路(13)设置为包含有信息处理接口板(131)、探测器接口板(132)、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电源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板(134)、按键输入盘(135)、ARM处理器(136)、储存器(137)和视频编码器(138)并且有信息处理接口板(131)、探测器接口板(132)、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电源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板(134)和按键输入盘(135)设置为组成信号处理电路,ARM处理器(136)、储存器(137)和视频编码器(138)设置为组成图像处理电路,并且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图像处理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接口分别设置为与非制冷型探测器(12)、激光测距机(41)、电子罗盘(42)和定位模块(43)连接,图像处理电路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显示装置(3)连接,

信息处理接口板(131)分别设置为与激光测距机(41)的输出接口、电子罗盘(42)的输出接口和定位模块(43)的输出接口连接并且探测器接口板(132)设置为与非制冷型探测器(12)的输出接口连接,视频编码器(138)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显示装置(3)连接,

信息处理接口板(131)设置为按照串口互联的方式与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探测器接口板(132)设置为按照其中一路的模拟红外信号与与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输入接口连接,探测器接口板(132)设置为按照其中另一路的控制信号与与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输出接口连接,电源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板(134)设置为按照其中一路的8.5V及5V电源与与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输入接口连接,电源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板(134)设置为按照其中另一路的控制信号与与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相互连接,按键输入盘(135)设置为与电源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板(134)的输入接口连接, 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RS232串口控制接口设置为对外接口5,ARM处理器(136)的输入接口设置为按照数字视频LVDS的方式与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的输出接口连接,ARM处理器(136)设置为与储存器(137)相互连接,ARM处理器(136)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视频编码器(138)的输入接口连接,

储存器(137)设置为包括对视频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265压缩的存储处理单元和对H.265压缩的数据进行储存的存储芯片,储存器(137)的存储处理单元存储容量设置为不小于录像画幅不低于可见光模块像素数并且帧频不小于25Hz 的2hAVI格式视频和10000幅BMP照片,

按键输入盘(135)设置为包含有电源开关控制按钮、图像对比度调节按钮、亮度调节按钮、调焦按钮、图像极性转换按钮、自检按钮、图像和视频存储按钮、回放和删除按钮、欠压指示按钮、电池反接保护按钮、意外断点信息按钮和状态备份按钮,

对外接口5设置为具有通过手持式战术情报终端进行上报和信息传输格式,

或,A/D信号及成像处理器(133)设置为包含有运算块T、运算块N3、电容C18、电容C19、电感L2、电感L3、电阻R1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6、电阻R16、电阻R21、电阻R28、电阻R29、电容C30、电容C32、三极管V3、电阻R30、发光二极管HL1、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2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25、电阻R15、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6、电阻R27、电容C29、电容C28、电容C31、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容C27,运算块T设置有接口7、接口10、接口27、接口30、接口3、接口5、接口32、接口34、接口48、接口47、接口28、接口31、接口33、接口4、接口6、接口9、接口1、接口38、接口36、接口44、接口11、接口12、接口13、接口49、接口45、接口14、接口35、接口29、接口8、接口2、接口15、接口17、接口37、接口20、接口21、接口22、接口23、接口24、接口18、接口19、接口46、接口16、接口25、接口26、接口42、接口43、接口41、接口40、接口39、接口7、接口10、接口27和接口30设置为相互连接并且接口7、接口10、接口27和接口30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8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19的其中一个接口和+3.3CVD连接,接口3、接口5、接口32和接口34设置为相互连接并且接口3、接口5、接口32和接口34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8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容C19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GND连接,接口28、接口31和接口33分别设置为与电感L2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感L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接口47、电容C21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22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阻R10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10的其中另一个接口、接口48、电容C23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TEC+设置为相互连接,接口4、接口6和接口9分别设置为与电感L3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感L3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接口1、电容C24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2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容C23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TEC-连接,电容C21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容C24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GND设置为相互连接,接口38设置为与电容C26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容C26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接口GND连接,接口36设置为与电阻R16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阻R16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接口GND连接,接口44设置为与电阻R21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3.3CVA连接并且接口11分别设置为与电阻R21的其中一个接口、三极管V3的C极和电容C30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容C30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接口GND连接,三极管V3的b极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32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阻R28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三极管V3的e极分别设置为与接口GND、电容C3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电阻R29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28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电阻R29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接口C-SHD连接,接口12和接口13分别设置为与电阻R30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30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发光二极管HL1的负极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HL1的正极设置为与接口+3.3CVA连接,接口49设置为与接口GND连接,接口45和接口14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6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容C17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容C16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电阻R7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7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7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容C20的其中一个接口、电阻R8的其中一个接口和接口15连接并且电容C20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电阻R9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8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阻R9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17设置为相互连接,接口20设置为与接口TP1连接并且接口21设置为与接口TP2连接,接口22设置为与电阻R11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阻R11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接口VTEMP-BUF连接,接口23和接口24分别设置为与电阻R13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阻R13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电阻R12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25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阻R14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1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容C25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GND设置为相互连接并且电阻R14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接口18连接,接口16、接口25、接口26、接口42、接口43和接口GND设置为相互连接并且接口19设置为与电阻R15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接口46分别设置为与电阻R19的其中一个接口、电阻R20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容C29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阻R15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31的其中一个接口、电阻R18的其中一个接口、电阻R22的其中一个接口和电阻R24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电容C31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电阻R24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连接、电阻R23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28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29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阻R26的其中另一个接口、电阻R27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接口GND连接,电阻R18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电阻R17的其中一个接口、电容C28的其中另一个接口和+1.25CVA连接,电阻R19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电阻R26的其中一个接口和接口41连接,电阻R20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电阻R27的其中一个接口、接口40和接口39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8设置为与电阻R17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7设置为与电阻R22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6设置为与电阻R23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5、运算块N3的接口9和接口GND设置为相互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1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27的其中一个接口和+3.3CVA连接并且电容C27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接口GND设置为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4设置为与电阻R25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并且电阻R25的其中另一个接口设置为与+3.3CVA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2设置为与接口I2C_SDL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3设置为与接口I2C_SDA连接,运算块N3的接口8设置为H端口并且运算块N3的接口7设置为W端口,运算块N3的接口6设置为L端口并且运算块N3的接口5设置为GND端口,运算块N3的接口9设置为EP端口并且运算块N3的接口1设置为VDD端口,运算块N3的接口2设置为SCL端口并且运算块N3的接口3设置为SDA端口,运算块N3的接口4设置为EP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7设置为PVDDO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0设置为PVDD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7设置为PVDD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0设置为PVDD3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设置为PGNDO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5设置为PGND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2设置为PGND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4设置为PGND3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8设置为OS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7设置为CS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8设置为LX1-O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1设置为LX1-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3设置为LX1-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设置为LX2-0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6设置为LX2-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9设置为LX2-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设置为OS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8设置为COMP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6设置为FREQ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4设置为VDD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1设置为0SHDN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2设置为OOTO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3设置为OUTO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9设置为PAD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5设置为CTL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4设置为INTOUT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5设置为NC3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9设置为NC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8设置为NC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设置为NC0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5设置为INT-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7设置为DIFOUT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7设置为ITEC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0设置为BFB-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1设置为BFB+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2设置为AIN+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3设置为AIN-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4设置为AOUT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8设置为FB-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9设置为FB+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6设置为REF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16设置为GNDO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5设置为GND1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26设置为GND2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2设置为GND3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3设置为GND4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1设置为MAXV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40设置为MAXIN端口,运算块T的接口39设置为MAXIP端口,

或,可见光相机(14)设置为具有连续电子变倍和局部电子变倍的可见光成像模块,可见光相机(14)的变倍范围设置为1.0倍-4.0倍,可见光相机(14)的步距设置为不大于0.1倍,

或,显示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OLED显示器和目镜组并且OLED显示器设置为与成像装置(1)连接,目镜组设置在OLED显示器上,OLED显示器设置为具有定位信息叠加采用直接叠加在图像上的方式、右下角显示目标方位信息、右上角信息为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信息的0.6英寸微型OLED显示器并且OLED显示器的分辨率设置为1280×1024,目镜组设置为四组五元光学系统并且目镜组的出瞳直径设置为ф9mm,目镜组的出瞳距离设置为20mm,设置在目镜组的眼罩设置为具有顶压眼罩内部遮光橡胶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的眼罩,

或,自动关闭的眼罩设置为包含有眼罩81、挡片82和触发开关83并且挡片82设置在眼罩81中,在挡片82与眼罩81之间设置有触发开关8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7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