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2-噻吩乙酰氯的罗丹明B类Hg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9224.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阚春;邵晓涛;宋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107 | 分类号: | C07D491/107;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噻吩 乙酰 罗丹 hg base sup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罗丹明B类荧光传感器应用于水相中选择性强、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检测Hg2+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相中罗丹明B类探针的特征峰的强度变化,进而确定Hg2+的存在。本发明以罗丹明B(RhodanmineB)为原料合成基于2‑噻吩乙酰氯的新型荧光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了该荧光传感器在Hg2+检测中的应用,发现其对Hg2+有很好的检测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制成本低、易实现、操作简便,在Hg2+的检测方面有很光明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噻吩乙酰氯的罗丹明B类Hg2+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汞是典型的一种稀有重金属,也是常温常压下唯一能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汞是自然生成的元素,在自然中主要以单质和离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类环境介质和食物链(尤其是鱼类)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金属汞和二价汞离子等无机汞会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Hg2+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化学物质,它易于渗透皮肤和呼吸道中的细胞膜,继而对人类的内脏器官、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血液产生不可逆的危害。另外,一旦被生物吸入它会沉积在脑、肝和其他器官中,产生慢性中毒、损害重要器官,甚至引起死亡。Hg2+对人体含有 S原子的配合基显现出了很强的亲和力,可与人体内蛋白质中的某些基团(如巯基)结合,使细胞内许多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对于人类而言,微量的汞就可能会导致汞中毒等一系列的各种严重疾病,包括头痛,帕金森综合症和水俣病等。因此,开发出一种成本低、易实现、响应快、能适用于自然环境以及生物体系的新型Hg2+检测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元素汞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核磁共振法,比色和电化学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都受到步骤繁琐或仪器昂贵等短板限制,这也制约着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这些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高能量激发,高能激发会严重的损伤生物样本。因此,开发适用于自然环境和生物系统的新型汞离子(Hg2+)检测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低成本和快速响应的检查手段的研发。近年来,运用光学手段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分子探针凭借其研制成本低、易实现、响应快、能适用于自然环境以及生物体系、操作简便、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因此,开发出一种各方面性能都比较优秀的分子探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罗丹明B具有溶解性好、量子产率高、摩尔吸收系数大、激发波长长、发射波长延伸到可见区域等优良的光物理性质,是一种典型的荧光基团,可用于构建用于检测多种分析物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用于检测金属离子、阴离子、硫醇等的荧光探针相继被开发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2-噻吩乙酰氯的罗丹明B类Hg2+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2-噻吩乙酰氯的罗丹明B类Hg2+荧光传感器RBST,该荧光传感器RBST 的结构如下:
本发明中基于2-噻吩乙酰氯的罗丹明B类Hg2+荧光传感器RBST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9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