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及灰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9325.4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庞斌;杨鹏;邹立臣;潘洁;杨燕楠;罗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2 | 分类号: | F02M35/022;F02M35/024;F02M35/08;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筒 灰尘收集装置 发动机 套筒 混合物 文丘里管 大粒径 发动机磨损 进气歧管 气体通过 使用寿命 有效收集 重力作用 封堵件 过滤孔 回流管 中粒径 内壁 内腔 外壁 磨损 | ||
1.一种灰尘收集装置,适用于进气歧管设置在侧面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流管(1);
文丘里管(2),所述文丘里管(2)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进气歧管连通,所述文丘里管(2)的喉口设置有与所述回流管(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喉口的直径;
过滤筒(3),所述过滤筒(3)的上端为封闭端,所述过滤筒(3)的下端为开放端,所述过滤筒(3)的筒壁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文丘里管(2)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套筒(4),所述套筒(4)套设在所述过滤筒(3)外,所述套筒(4)的上端与所述封闭端连接,所述套筒(4)的下端设置有封堵件(6),所述套筒(4)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回流管(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三安装孔;
所述文丘里管(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管路(5)与所述过滤筒(3)连接,所述第一管路(5)的出气方向与所述过滤筒(3)的轴线不相交,
所述第一管路(5)包括:
与所述文丘里管(2)连通的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第二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第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2)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自所述文丘里管(2)向所述过滤筒(3)的外圆周平滑过渡;和
与所述过滤筒(3)连通的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沿所述过滤筒(3)的外壁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出气口为倾斜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自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5)与所述文丘里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套筒(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6)为端盖,所述端盖的内腔与所述过滤筒(3)的开放端连通,所述端盖的内壁与所述过滤筒(3)的开放端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套筒(4)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3)的上端通过盖板封闭,所述盖板与所述过滤筒(3)一体成型;
所述盖板与所述套筒(4)法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法兰连接;
所述回流管(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包括:
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法兰连接的第二管路;
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波纹管路;
与所述波纹管路连通的第三管路;和
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的渐扩管路,所述渐扩管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法兰连接。
8.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为进气歧管设置在侧面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进气歧管;和
灰尘收集装置,所述灰尘收集装置设置在进气歧管的远离进气口的一侧,所述灰尘收集装置为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灰尘收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93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空气再循环管路的消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