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MI数据计算的选床系统及选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0087.9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4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方永;单茂振;余星光;黄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竺琪明 |
地址: | 312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mi 数据 计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MI数据计算的选床系统及选床方法。现有选床方式没有考虑用户的体型状态因素,影响选床准确性。本发明包括云端服务器、体验式道具以及移动终端,首先,通过体验式道具和移动终端采集用户信息,之后利用BMI系数y和软硬度系数x进行修正,最后,通过云端服务器内存储的数据为用户选择合适的床垫产品,通过所述选床系统和选床方法,既有效提升选床效率,缩短选床时长,还能通过择优选取适合用户自身情况的床垫产品,确保使用舒适性,提升睡眠质量,进而起到保护脊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床垫销售方式包括线下实体店模式和线上网店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获知产品信息的渠道不同。线下实体店模式中,用户通过店内推销员的介绍获知产品信息,线上网店模式中,用户通过网页图文介绍获知产品信息。但在线下实体店模式和线上网店模式,用户均需要通过自我评估方式来获得自身信息,并将自身信息与获得的产品信息进行比较,以此选择合适的床垫,但这种选床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选床方法均没有考虑用户的体型状态,容易因用户体型状态差异而导致选床系统最终形成的用户床垫产品信息与用户的适配性较差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2.用户通过自我评估方式获得自身信息时存在较大的主观误差,使得用户的实际信息与通过自我评估方式获得的自身信息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出现选择的产品与用户的实际信息不匹配的情况;3.由于产品信息需要用户主动获取,使得用户获得产品信息具有局限性,用户只能在已经获知的产品信息中择优选取,存在选择片面性。
当用户因上述原因而发生错选床垫的情况时,用户会因其实际情况与床垫各区域支撑性以及尺寸不符而出现各躯段受力不均的情况,既会影响使用者的躺卧舒适性,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影响用户的健康,尤其影响脊柱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MI数据计算的选床系统及选床方法,通过运用BMI数据来增加人体各躯段体型差异的辨识性,进而提升床垫与用户间的适配性,确保选床准确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基于BMI数据计算的选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体验式道具以及移动终端。
云端服务器,包括人体模型数据库、分类床垫数据库、BMI数据库以及软硬度数据库。
BMI数据库,用于根据用户体型对人体各躯段重力信息进行修正,所述BMI数据库内包括BMI数据区间以及与所述BMI数据区间匹配对应的BMI系数y。BMI数据是指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值,通常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状态。由于不同用户的体型存在差异化,用户胖瘦状态的判断不能采用体重的绝对值,应该还与身高有关,因此,BMI数据 通过人体体重信息和身高信息两个数值获得相对客观的参数,并用这个参数所处范围衡量用户胖瘦状态。利用BMI数据对人体各躯段重力信息进行修正:当用户偏胖时,则会导致人体各躯段会具有较大的重力参数,进而通过修正能为用户选用具有较大弹性系数的床垫,既确保床垫不会因弹性系数过小而出现过度竖向压缩的情况,防止用户产生床垫偏软的体验,还确保床垫各区段形变符合人体自然曲线高差信息的要求,使得脊柱均衡受力,提升脊柱保护效果;当用户偏瘦时,则会导致人体各躯段会具有较小的重力参数,进而通过修正能为用户选用具有较小弹性系数的床垫,既确保床垫不会因弹性系数过大而出现竖向压缩不足的情况,防止用户产生床垫偏硬的体验,还确保床垫各区段形变符合人体自然曲线高差信息的要求,使得脊柱均衡受力,提升脊柱保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