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0161.7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群;乔运成;周中定;兰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20/3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货融资 区块 存储介质 可追溯性 验证性 存储数据 签名确认 区块结构 资金周转 时间戳 有效地 中心化 链式 融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及系统,基于具有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存储数据,采用去中心化的执行机制,每一个步骤的执行均在区块链的区块上进行,存货融资的每一个事项完成之后,相关的一方都需要进行hash签名确认,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强,可以很好地解决责任不清、物权纠纷等问题。本发明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及系统,首创性地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存货融资领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假和规避道德风险,实现数据的可追溯性、可验证性,提高了现有动态质押存货融资业务的资金周转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押存货融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和完善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以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银行为企业提供了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存货质押融资指的是需要融资的企业(即借方),将其拥有的存货做质押物,向资金提供企业(即贷方)出质,同时将质押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存货资格的物流企业(即第三方)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方贷款的业务活动。
但是,现有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服务在执行时,对于抵押物的货物价值的核定、所有权归属的审查、实际交付的审核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查较为繁琐且周期很长,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经常存在虚假质押、一单多押、质押权无效、责任不清和物权纠纷等问题。另外,在动态质押存货融资业务中进行以货易货的过程十分容易换入滞销货物,而且市场价格波动时无法快速调整第三方的最低库存临界值,实时更新性差,并且监管部门需要将进出库和库存的电子数据上传至金融机构,数据信息量大,操作也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服务存在的审查较为繁琐且周期很长、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实时更新性差、操作十分繁琐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起贷款申请,部署贷款合约,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2:部署存货监管合约,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进行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3:第一终端设备用户向第三终端设备用户交付质押物并进行数字签名确认,第三终端设备用户收货后进行数字签名确认,第二终端设备用户对质押物进行评估并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4: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提出存货质押贷款申请,部署存货质押贷款合约,第二终端设备对存货质押贷款合约进行审核,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5: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放借款并数字签名确认,第一终端设备收到借款后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6: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用户交付的质押物的商品价值设定最低限额,第三终端设备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实时调整最低库存临界值,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进行数字签名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动态质押存货融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对于最低限额以上的质押物,第一终端设备可向第二终端设备提出提货申请并数字签名确认,第二终端设备收到提货申请后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8: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发货指令并数字签名确认,第三终端设备收到发货指令后数字签名确认,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数字签名确认;
步骤S9:第三终端设备用户向第一终端设备用户发放最低限额以上的质押物并数字签名确认,第一终端设备用户收到质押物后数字签名确认,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字签名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