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装置、电子装置及其天线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0564.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哲;李丽君;谢友钧;孙茂棋;赖瑞宏;蔡文丰;刘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04 | 分类号: | H04B7/0404;H04B7/06;H04B7/08;H04B1/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路 天线系统 通讯装置 支路单元 调整部 电子装置 切换信号 天线单元 天线调整 导通 弹性的 耦接 传输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讯装置、电子装置及其天线调整方法。通讯装置包括天线系统、调整部及开关电路。天线系统具有至少二天线单元。调整部设于至少二天线单元之间,且包括至少二支路单元。开关电路耦接调整部。开关电路依据切换信号将支路单元中的第一者的导通切换成支路单元中的第二者的导通。此切换信号相关于天线系统的效能。藉此,可提供动态且弹性的调整,从而提升传输速度,进而改善使用者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天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天线的通讯装置、电子装置及其天线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世代不断演进与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商用服务即将到来,操作频带已越来越多,为了提升使用者网络的传输速度,多天线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然而,多天线系统伴随而生的挑战是其隔离度(isolation)问题。此问题代表了多天线之间的互扰情况,且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体辐射特性与系统通讯质量。甚至,接收信号不良的严重程度还可能导致产品出现客诉,进而影响商誉。
现有天线隔离度设计,并无调整机制,且仅限在固定单频操作。
此外,使用者可能携带诸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移动通讯装置而在各种环境下移动。然而,不同操作环境具有差异,因环境变化将影响使用者的上网体验。由此可知,有需要为现今多天线系统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装置、电子装置及其天线调整方法,在通讯装置的天线系统中设计可适时动态切换的不同支路,从而因应于环境变动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装置包括天线系统、调整部及开关电路。天线系统具有至少二天线单元。调整部设于至少二天线单元之间,且包括至少两个支路单元。开关电路耦接调整部。开关电路依据切换信号将支路单元中的第一者的导通切换成支路单元中的第二者的导通。此切换信号相关于天线系统的效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天线系统的效能系反应于执行周期的到达而进行评估。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通讯装置、无线通讯控制器及处理模块。通讯装置包括天线系统、调整部及开关电路。天线系统具有至少二天线单元。调整部设于至少二天线单元之间,且包括至少两个支路单元。开关电路耦接调整部。此切换信号相关于天线系统的效能。无线通讯控制器耦接天线系统的至少二天线单元。处理模块耦接无线通讯控制器及开关电路,并依据天线系统的效能产生切换信号。开关电路依据切换信号将支路单元中的第一者的导通切换成支路单元中的第二者的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那些支路单元的长度可以不同,以符合多频带的操作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开关电路包括射频开关(RF Switch)或开关二极管(Switch Diode)中的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各调整部的支路单元通过开关电路连接而接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者对应的天线系统的效能高于第一者对应的天线系统的效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模块反应于执行周期的到达而评估天线系统的效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模块依序使二支路单元中的一者导通,以通过无线通讯控制器取得所有支路单元对应的天线系统的效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应于效能高于门槛值,上述的开关电路对当前导通的支路单元维持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整方法,其适用于具有至少二天线单元的天线系统。天线调整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至少二支路单元,且那些支路单元设于至少二天线单元之间。依据天线系统的效能产生切换信号。依据切换信号将至少二支路单元中的第一者的导通切换成至少二支路单元中的第二者的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