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联网的动态密码认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0990.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华;王雪松;孙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节点 动态密码 智能终端 唯一识别码 移动终端 动态密码认证 联网 控制动作 生成算法 时间周期 算法生成 预设密码 参考 认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联网的动态密码认证方法,其包括:移动终端和智能终端均将时间周期均等划分为多个时间节点;移动终端获取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从本地的RTC芯片获取第一RTC时间;移动终端将第一RTC时间之后最近的一个时间节点作为认证时间节点,根据唯一识别码和认证时间节点通过预设密码生成算法生成第一动态密码;智能终端在获取第一动态密码时,从本地的RTC芯片获取第二RTC时间,将第二RTC时间之后最近的一个时间节点作为参考时间节点,根据唯一识别码和参考时间节点通过同样算法生成第二动态密码,并在第一动态密码和第二动态密码相同时,控制动作部件进行相应动作。本发明能够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对智能终端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联网的动态密码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智能终端(快递柜、共享单车、门禁锁等)都能够依靠移动终端进行操作,但是,目前移动终端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讯必须要联网才能实现,联网的方式包括以太网、蓝牙等。
例如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共享单车的开锁时,需要通过移动终端扫码或输入共享单车的设备ID,将用户信息、设备ID等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后,服务器判断信息的合法性后,通过约定算法生成动态密码,将动态密码通过网络同时下发给移动终端和共享单车的电子锁上,用户查看移动终端的动态密码并在共享单车的电子锁上键入后,共享单车的电子锁对键入的动态密码与服务器下发的动态密码进行对比,如相同则开锁,如不同则不开锁。
再例如在另外一种方式中,通过通过移动终端扫码或输入共享单车的设备ID,移动终端在本地通过约定算法生成动态密码,将动态密码通过蓝牙下发到共享单车的电子锁上,用户查看移动终端的动态密码并在共享单车的电子锁上键入后,共享单车的电子锁对键入的动态密码与服务器下发的动态密码进行对比,如相同则开锁,如不同则不开锁。
由于需要联网,因此智能终端必须要包含以太网、蓝牙等联网功能才能与智能终端进行连接,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智能终端的成本,而且当智能终端在不联网的情况下,无法对智能终端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联网的动态密码认证方法,能够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对智能终端进行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不联网的动态密码认证方法,S1:移动终端和智能终端均将时间周期均等划分为多个时间节点;S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并从本地的实时时钟RTC芯片获取第一RTC时间;S3: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RTC时间之后最近的一个时间节点作为认证时间节点,并根据所述唯一识别码和认证时间节点通过预设密码生成算法生成第一动态密码并显示,以提示用户在智能终端上键入所述第一动态密码;S4:所述智能终端在获取到键入的所述第一动态密码时,从本地的RTC芯片获取第二RTC时间,将所述第二RTC时间之后最近的一个时间节点作为参考时间节点,根据参考时间节点和预先保存的所述唯一识别码通过所述预设密码生成算法生成第二动态密码,并比对所述第一动态密码和第二动态密码是否相同;S5:所述智能终端在比对结果为相同时,控制动作部件进行相应动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计算所述第一RTC时间与认证时间节点之间的时间差,将所述时间差作为倒计时,并在显示所述第一动态密码时一并显示所述倒计时,以提示用户在所述倒计时之内键入所述第一动态密码。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移动终端扫描智能终端上的二维码获取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其中,所述二维码含有所述智能终端的唯一识别码。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为快递柜,所述动作部件为快递柜上的电子锁,所述相应动作为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