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深度自然循环常压式海水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069.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效伟;董海杰;俞圣杰;周念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自然 循环 常压 海水 交换 系统 | ||
1.一种大深度自然循环常压式海水交换系统,用于深海载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进水管路、耐压液舱、排水管路、海水进舱管路、废水排出管路、空气平衡管路、净水液舱和废水液舱,所述进水管路、耐压液舱和排水管路均设置在所述深海载人装备的耐压结构外部,所述净水液舱和废水液舱均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内部,所述净水液舱用于为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海水用户供给净水,所述废水液舱用于回收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海水用户产生的废水;
所述进水管路包括进水总管和进水总管阀,所述进水总管设置在所述耐压液舱的上部并与所述耐压液舱形成高度差,所述进水总管的艏端联通所述耐压结构外部海水、艉端联通所述耐压液舱的顶部的一个位置,所述进水总管阀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上并控制所述进水总管的启闭;
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排水总管和排水总管阀,所述排水总管设置在所述耐压液舱的下部并与所述耐压液舱形成高度差,所述排水总管的艏端联通所述耐压液舱的底部、艉端联通所述耐压结构外部海水,所述排水总管阀设置在所述排水总管上并控制所述排水总管的启闭;
所述海水进舱管路包括进水支管、进水支管阀和瞬态减压器,所述瞬态减压器设置在所述净水液舱的内部,所述进水支管贯穿所述耐压结构,所述进水支管的艏端联通所述排水总管、艉端联通所述瞬态减压器,所述进水支管阀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上并控制所述进水支管的启闭;
所述废水排出管路包括排水支管、排水支管阀和常压排水泵,所述排水支管贯穿所述耐压结构,所述排水支管的艏端联通所述废水液舱、艉端联通所述进水总管,所述常压排水泵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所述排水支管上并用于排出所述废水液舱中的废水,所述排水支管阀设置在所述排水支管上并控制所述排水支管的启闭;
所述空气平衡管路包括气体管路、气管阀和气体干燥装置,所述气体管路贯穿所述耐压结构,所述气体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耐压液舱的顶部的另一个位置并联通所述耐压液舱内部的气体、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耐压结构上并联通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气体,所述气体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所述气体管路上并用于干燥气体,所述气管阀设置在所述气体管路上并控制所述气体管路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还包括进水喇叭口,所述进水喇叭口连接在所述进水总管的艏端,所述进水喇叭口的开口处朝向所述深海载人装备的艏向;所述排水总管的艉端朝向所述深海载人装备的艉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水进舱管路中还包括进水管舷侧阀,所述进水支管阀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外部的所述进水支管上,所述进水管舷侧阀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所述进水支管上,所述进水支管阀和所述进水管舷侧阀协同控制所述进水支管的启闭;
所述废水排出管路还包括排水管舷侧阀,所述排水支管阀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外部的所述排水支管上,所述排水管舷侧阀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所述排水支管上,所述排水支管阀和所述排水管舷侧阀协同控制所述排水支管的启闭;
所述空气平衡管路中的气管阀包括外部气管阀和内部气管阀,所述外部气管阀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外部的所述气体管路上,所述内部气管阀设置在所述耐压结构内部的所述气体管路上,所述外部气管阀和内部气管阀协同控制所述气体管路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0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