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468.9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权;王省;成小兰;李静波;房铭铭;高梅;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644 | 分类号: | A61K35/644;A61K9/02;A61P9/10;A61P1/10;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超 |
地址: | 210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梗死 急性期 中药 栓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蜂蜜、猪胆汁组合,通过一定比例配比制成栓剂纳肛通便,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通腑泻热、降浊升清、凉血解毒开窍、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达到减轻脑组织水肿、脑保护、改善长期预后的目的。本发明栓剂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86.55%,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及改善预后的中药外治栓剂,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因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的细胞内的炎症反应以及脑组织水肿是脑梗死急性期最主要的病理表现。国内外的报道认为血清及脑中氧化应激及免疫炎症机制的动态改变与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发生病情恐化息息相关。临床常用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的西药,以及活血化瘀、开窍醒神作用的中成药均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和脑组织水肿的脑保护作用。腑气不通,便秘等症状是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关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对早期脑保护及脑梗死预后均有积极的治疗意义。腑气不通或便秘症状是肠腑功能紊乱及脑肠轴功能失调的表现,间接反映了脑功能状态,早期积极干预便秘症状,通调腑气对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脑肠轴”学说、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的研究的深入,通腑法成为脑梗死急性期重要的治疗手段。王永炎院士主张通腑法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认为脑梗死急性期伴发的便秘、腑气不通畅是因痰瘀互阻而中焦壅滞,升降失常,内生毒素不能排出,脑肠轴功能紊乱,加重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治疗上当务之急应化痰通腑,能够大大改善脑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改善脑血管病短期及长期预后情况。然而临床上通腑法用药多为峻下孟浪之品,用量难以把握,或通泻太过伤及正气,或用药不及邪不得去。因此,探寻具有安全、有效且能体现中医通腑法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价值的方法对发挥中医药在急性病中的应用有积极意义。
蜜煎导是最早的中药栓剂,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采用纯蜂蜜(药品级)熬制而成,安全有效无副作用,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慢性便秘的治疗,而在急性脑梗死应用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本发明基于前期的课题组研究结果,以及中医脑肠轴理论和通腑法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积极意义,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蜜煎导加味配伍制成中药栓剂,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干预措施,观察中药栓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便秘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及应激性炎症因子的作用,初步阐释中药栓剂的抗炎、脑保护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其组方配伍合理、临床疗效好、简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处方成本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选择方案。能在降低患者痛苦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发挥传统中医药外治法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的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便秘的外用栓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纯蜂蜜(药品级)以铜炉文火熬制提炼,达一定粘稠度后勾兑相应比例的猪胆汁干粉,不断搅拌,调和均匀,再文火熬制15分钟,放入洁净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室温条件下储存备用。应用时配以栓剂推送装置,吸取一定剂量(ml)的中药栓剂,缓缓推送入患者肛门(推入深度约3-5cm)。
一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中药栓剂,其处方组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纯蜂蜜(药品级):猪胆汁粉=3:1的配比混合而成。
上述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采购药品级蜂蜜,以铜锅文火熬制至蜂蜜呈饴状不流动状态,加入预先准备好的一定比例的猪胆汁粉,均匀搅拌,调和均匀,文火再加热20分钟后,放至室温状态,装入洁净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密封室温保存。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明显优势:
首先,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组合物是依据脑梗死急性期的病机特点研制而成,相对于同类型化学药品而言,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系数高。其组方的药性和特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