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550.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年;张伟;张春宝;闫昊;彭宝;张井勇;徐长洪;林春晶;丁孝羊;赵丽梅;吴静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H1/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粉昆虫 制种 杂交大豆种子 产业化生产 杂交大豆 中心区域 结实率 大豆 异交结实率 蜜源植物 制种成本 不均匀 产业化 规模化 盛花期 种群 种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蜜源作物与大豆间种模式,培养野生传粉昆虫,解决大面积制种田内野生传粉昆虫种群数量少、分布不均匀、中心区域结实率低的问题;种植蜜源植物后,大豆盛花期(R2期)制种田中活跃工作的传粉昆虫新增8种,数量约为4000-5500只/公顷,分布均匀;制种田中心区域异交结实率由65%提高至90%。总体结实率由80%提高至92%,制种产量由850kg/公顷提高至1350kg/公顷;可有效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实现规模化制种,对实现杂交大豆产业化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是对现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的方法的改进,属于农业种子生产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研究表明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现已利用大豆杂种优势育成多个高优良杂交大豆品种,较对照增产12%以上。杂交大豆种子生产方法有别于常规大豆,杂交大豆制种需要母本不育系依靠传粉媒介成功接受到父本花粉方能结实,规模化利用杂种优势难度大。现阶段杂交大豆制种为父母本行比1:2间隔种植,传粉媒介为野生传粉昆虫。随着产业化推进,单块制种面积突破5公顷后,曝露出严重弊端:
(1)制种区域干旱少雨,土壤沙碱,地下害虫危害重,不育系母本种子又存在芽率芽势低的特点,现阶段亲本种子未进行包衣处理,出苗质量较差,用种量大;
(2)制种区域为传统农耕区,农药化肥施用量大,又无大量蜜源植物,生长期多次中耕除草导致制种田内不具备传粉昆虫栖息繁殖条件,故野生传粉昆虫种类单一、数量极少,其迁飞能力又很弱,制种田中心区域的结实率远低于边缘区域,影响总体产量;
(3)现阶段父母本行比1:2间隔种植模式下,母本约占66.7%,土地有效利用率低;
(4)因骨干父本花期短、父母本花期不匹配等情况,造成母本无法及时足量接受父本花粉,大幅度降低杂交大豆制种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为推进杂交大豆产业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种基地应固定在大豆花期(R1-R2期)平均降雨量小于100mm,具备灌溉条件的区域,隔离距离1km以上;
(2)选择紫花苜蓿、黄花草木犀作为蜜源植物,1:1混合播种。制种田内大豆、蜜源植物间种,配套比例为每公顷制种田0.02-0.03公顷蜜源植物,一般为每连续100垄大豆间种2垄蜜源作物;
(3)若制种田周边存在可种植蜜源植物的树林、空地、荒地等,可提前一年播种,秋季收割出售,留茬15cm左右越冬,第二年自然萌发(如图1.制种田规划示意图);
(4)制种亲本种子经挑选后使用复合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紫花苜蓿和黄花草木犀种子经粗磨、清选后1:1均匀混合,用种量15-20kg/公顷;
(5)土壤耕作层温度持续稳定10℃以上可播种,父母本行比1:3间隔种植,垄距62-65cm(如图1.制种田规划示意图);父本行分2期播种,垄上双行,第1期株距为15-20cm,偏离垄台中心线左侧2-4cm左右,播种深度2-3cm。第1期父本子叶出土后(VE期)播种第2期父本,偏离垄台中心线右侧2-4cm左右,使用定制单行播种器播种,避免压伤第1期种苗,株距为15-20cm,播种深度2-3cm(如图2.父本垄上双行分期播种示意图)。母本使用定制三行播种机播种,株距8-10cm,播种深度2-3cm;
(6)出苗后(VE-VC)调查出苗情况,定苗15-17万株/公顷,田间管理参照杂交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大葱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大豆出苗率的播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