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708.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枫;赵越;许颖;章骏;田茂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38 | 分类号: | C07C303/38;C07C311/06;C09K8/584;C09K8/5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二 烷基 磺酸钠 双苷肽 化合物 复合 驱油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该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有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双苷肽反应得到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复合驱油剂。该复合驱油剂可很好地实现与采油功能菌的复配形成一种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该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既具有微生物驱对原油降解降黏功效又具有化学驱的乳化降黏效果,且通过生物携载方式,扩大化学驱油剂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和分散效率,有效提高微生物与化学剂的协同反应效率,实现1+12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的制备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消费与供给的矛盾更加突出,为解决上述矛盾。除了加大勘探力度,继续寻找石油资源外,提高已开发油田的原油采收率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微生物采油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一项通过利用微生物活体细胞的自然生物化学作用(生物降解和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通过向油藏注入具备采油功能的微生物和/或营养液,使采油功能菌在油层内生长繁殖,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改变原油的物理(表、界面性能)化学性质(原油组分),降低原油分子链长和剪切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虽然能够很好的解决如新疆油田等稠油油藏原油流动性问题,但要达到较高的原油采收率,仍然需要配合化学驱油剂驱油。简单的将两者进行混合虽然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两者进入油层后扩散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极易产生分离,无法达到协同驱油的效果。如何实现微生物驱油和化学驱油的良好结合,提高原油采收率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将化学驱油剂修饰于采油功能微生物的表面,由微生物协载进入油层,是解决化学驱油剂与微生物两者分离问题,实现两者协同驱油的重要途径。
但是,化学驱油剂的加入及其反应过程往往会破坏微生物的生理功能,降低微生物驱油效果,甚至造成微生物大规模死亡,导致微生物驱油无法实现。此外,化学驱油剂的加入,也会导致微生物运动能力减弱、渗透能力下降,难以对低渗透油藏产生实质性的驱油作用。因此,化学剂的选择、加入方法、加入量的控制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就成为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复合驱油剂,该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复合驱油剂可以很好地实现与采油功能菌的复配形成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油田驱油,特别是高粘油田驱油的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该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上述结构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可以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双苷肽反应得到,化学反应式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复合驱油剂,该复合驱油剂含有由十二烷基磺酸钠与双苷肽反应得到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优选地,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为上述结构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十二烷基磺酸钠-双苷肽复合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