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LC设备调试的远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724.4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贵;舒云平;郑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串口 网关集中器 桥接软件 调试 透明传输 远程系统 接线 发送 传输层协议 后台服务器 中心服务器 地域限制 设备组成 原有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LC进行调试的远程系统及其方法,由虚拟串口桥接软件、后台服务器和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组成。物理接线上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通过RS232/RS485与传统PLC设备相连。虚拟串口桥接软件与相应PLC的IDE软件通过虚拟串口相连。传输层协议中心服务器与虚拟串口桥接软件通过HTTP协议相连,与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通过MQTT协议相连。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通过物理接线连接PLC设备,以透明传输的方式将信息相互发送。虚拟串口桥接软件同样是以透明传输的方式将信息相互发送。用户无需改变原有的程序,可以远程对PLC设备进行调试,不受地域限制,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与串口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PLC设备调试的远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PLC远程调试技术,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电话线进行的PLC调试,速率慢且调试费用高。或者通过路由器搭建虚拟专用网络进行的PLC调试,模块复杂且受条件限制。传统方法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第一,环境地域限制。部分产品布线困难,而传统的方法需要引入电话线或者以太网线进行网络通信,不适用于该部分产品;
第二,数据稳定性差。部分产品只能进行数据的传输,无法根据现实情况对数据的丢包情况进行维护与重发等相关机制;
第三,上位机配置软件复杂。一般的上位机软件上拥有很繁琐的参数配置,用户操作起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参数配置,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PLC设备调试的远程系统及其方法,用于替代传统的调试技术,解决了设备布线困难以及数据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开发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PLC设备调试的远程系统,系统由PLC设备、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AP、中心服务器、虚拟串口桥接上位机软件和PLC的IDE软件组成,物理接线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AP通过RS232/RS485与传统PLC设备相连,虚拟串口桥接软件与相应PLC的IDE软件通过虚拟串口相连,传输层协议中心服务器与虚拟串口桥接软件通过HTTP协议相连,与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AP通过MQTT协议相连,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AP通过物理接线连接PLC设备,以透明传输的方式将信息相互发送,虚拟串口桥接软件以透明传输的方式将信息相互发送。
在使用整体系统之前,需要对AP连接PLC的端口以及RS485/RS232接口波特率等进行配置。AP通过RS485/RS232总线与PLC设备连接。系统上电后,AP向中心服务器发送上线命令帧,请求与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中心服务器确认信息无误之后,发送应答帧,允许AP与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AP与中心服务器通过心跳帧保持长连接。虚拟串口桥接上位机软件进行用户授权之后,通过虚拟串口技术与PLC的IDE软件进行串口连接,另一方面,上位机软件通过HTTP协议与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至此,完成了整个PLC调试的远程系统链路的搭建,PLC的IDE软件和PLC的应用协议无需更改,直接以透明传输的方式进行调试数据的交互。在网络传输中,由于网络稳定性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丢帧,漏帧的现象,在上位机端通过数据帧监听,漏帧重发等机制来保证整个调试系统的数据稳定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工业网关集中器设备(AP))包括微控制单元,直流电源(DC)接口,MiniUSB接口,RS485接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中心服务器作为数据载体与转发中心,兼容HTTP协议和MQTT协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虚拟串口桥接上位机软件包括设备配置,虚拟串口桥接配置、网络通信模块以及串口通信模块。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虚拟串口桥接功能用来模拟串口环境,传输PLC的IDE软件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业设备运行标识系统
- 下一篇:设备运动点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