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773.8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超;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铭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当涂北路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波管 试验数据采集 被驱动段 分析系统 传感器 驱动段 压力监测控制 压力监测系统 压力控制系统 高压供气 高压软管 监测系统 实时保存 数据采集 系统监测 形式显示 支撑连接 采样 下端 采集 试验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包括激波管本体,激波管本体包括驱动段和被驱动段,所述的被驱动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分系统、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段,激波管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连接系统,激波管本体通过高压软管与高压供气分系统连接,所述的激波管本体、真空分系统上均设置有传感器,激波管本体、真空分系统通过传感器与压力监测控制分系统连接。通过压力监测系统系统监测所需压力及电压进行采样,采集的数据将以曲线的形式显示在监测系统界面,并将数据实时保存,保证试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通过压力控制系统则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显示和停止,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波损伤等流固体多学科交叉试验研究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速气流中的强压缩波,气体中微弱扰动是以当地音速向四周传播的。当飞行器以亚音速飞行时,扰动传播速度比飞行器飞行速度大,所以扰动集中不起来,这时整个流场上流动参数包括流速、压强等的分布是连续的;而当飞行器以超音速飞行时,扰动来不及传到飞行器的前面去,结果前面的气体受到飞行器突跃式的压缩,形成集中的强扰动,这时出现一个压缩过程的界面,称为激波。
激波是微扰动如弱压缩波的叠加而形成的强间断,带有很强的非线性效应。经过激波,气体的压强、密度、温度都会突然升高,流速则突然下降,压强的跃升产生可闻的爆响。如飞机在较低的空域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地面上的人可以听见这种响声,即所谓音爆。利用经过激波气体密度突变的特性,可以用光学仪器把激波拍摄下来见风洞测量方法。理想气体的激波没有厚度,是数学意义的不连续面。实际气体有粘性和传热性,这种物理性质使激波成为连续式的,不过其过程仍十分急骤。因此,实际激波是有厚度的,但数值十分微小,只有气体分子自由程的某个倍数,波前的相对超音速马赫数越大,厚度值越小,而如何实时记录并分析激波管内的实验数据,保证试验的安全性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有效收集试验段中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完成相关分析,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激波管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包括激波管本体,激波管本体包括驱动段和被驱动段,所述的被驱动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分系统、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段,激波管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连接系统,激波管本体通过高压软管与高压供气分系统连接,所述的激波管本体、真空分系统上均设置有传感器,激波管本体、真空分系统通过传感器与压力监测控制分系统无线连接。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激波管本体通过支撑连接系统固定,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然后将高压供气分系统的驱动气体储藏在激波管驱动段,在被驱动段管储藏低压试验气体,两股气体被主膜片隔开,当高压驱动气体升高到设定压力时,膜片破裂并在主膜片位置形成一道入射激波,入射激波在行进过程中对低压试验气体进行压缩,使得试验气体压力和温度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入射激波抵达真空罐时,将发生发射,形成反射激波,激波管本体、真空分系统上分别设置传感器,通过压力监测系统系统监测所需压力及电压进行采样,采集的数据将以曲线的形式显示在监测系统界面,并将数据实时保存,保证试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通过压力控制系统则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显示和停止,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铭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铭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