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生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2186.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力之;刘瑾;胡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53/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锋;明霖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生物滤池 沉降 污水调节池 生态系统 污水 二沉池 污泥 污水提升泵 体内 清液 净化 下层 上层 排水管 能源消耗 污水输送 建筑体 可回收 种植土 排放 可用 滤料 微生物 废气 储存 | ||
1.一种建筑生态系统,用以设置在建筑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式生物滤池,用以连接至所述建筑体内的排气管,以致接收并净化来自所述排气管内的废气;
污水调节池,用以接收并存储来自所述建筑体内的污水,以致所述污水在所述污水调节池内沉降,以形成经沉降后的污水和污泥;
污水提升泵,用以将所述污水调节池内的经沉降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塔式生物滤池,以致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净化所述经沉降后的污水;以及
二沉池,用以接收经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净化过的污水,以致所述净化过的污水在所述二沉池内再次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包括:
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口,每个进气口用以与所述建筑体内的排气管连通;以及
多层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塔体内且沿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层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滤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用以设置在所述建筑体内的排水管与污水调节池之间,以致来自所述建筑体内的污水经所述格栅过滤后进入所述污水调节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排水管,连接所述污水提升泵与所述塔式生物滤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分配装置,与所述压力排水管连接,以致来自所述压力排水管的水经所述水流分配装置进入所述塔式生物滤池,所述水流分配装置具有多个供水流射出的出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具有汇水斗,经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净化过的污水经由所述汇水斗聚流至所述二沉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水池;
输送管道,连接至所述中水池;以及
输送水泵,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用以将所述二沉池再次沉降过的水经所述输送管道输送到所述中水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杀菌装置,用以将对所述二沉池再次沉降过的水消毒杀菌,所述消毒杀菌装置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且位于所述输送水泵与所述中水池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罐,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以致经所述消毒杀菌装置处理过的水进入所述过滤罐,并经所述过滤罐过滤后进入所述中水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设备,用以位于所述中水池与所述建筑体的用水点之间,以致将经所述中水池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建筑体的用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1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沉淀废水排放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