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酯稳定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3409.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建;钟敏;陈静;张怀哲;侯海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09 | 分类号: | C07F9/09;C07F9/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酯 稳定剂 | ||
本发明涉及磷酸酯稳定剂,主要解决磷酸酯高温使用时色度加深的问题,采用磷酸酯稳定剂,包括选自由碱金属亚磷酸盐、碱金属脂肪酸盐和碱金属硼酸盐中的至少两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磷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酸酯稳定剂。
背景技术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因其优良的润湿性、洗净性、增溶性、乳化分散性以及良好的配伍性、易生物降解性、较低的刺激性和优于一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性、耐电解质性和抗静电性,尤其是在碱性溶液中易溶解,且稳定不分层、不沉淀的特性,逐渐成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塑料、造纸、皮革和日用化学品等工业领域,在金属润滑剂、农药、合成树脂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添加剂。
随着各行业往差别化方向发展,对磷酸酯在使用中的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磷酸化反应不充分,磷酸酯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色度加深,对最终产品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保证磷酸酯在高温应用中色度的稳定性,成为各大厂家急需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磷酸酯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色度加深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磷酸酯稳定剂,其用于磷酸酯制备步骤的水解过程或水解之后时,具有制得的磷酸酯产品高温使用时色度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采用上述磷酸酯稳定剂的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磷酸酯稳定剂,包括选自由碱金属亚磷酸盐、碱金属脂肪酸盐和碱金属硼酸盐中的至少两种。
本发明磷酸酯稳定剂用于磷酸酯制备过程,得到的含稳定剂的磷酸酯具有很好的高温色度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碱金属脂肪酸盐为碱金属饱和脂肪酸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碱金属脂肪酸盐为C8~C20脂肪酸的碱金属盐。
作为非限制性举例,所述碱金属脂肪酸盐例如但不限于C9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0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1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2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3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4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5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6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7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C18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和C19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等等。
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稳定剂包括碱金属亚磷酸盐和碱金属饱和脂肪酸盐,此时碱金属亚磷酸盐与碱金属饱和脂肪酸盐之间在提高磷酸酯色度稳定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此时碱金属亚磷酸盐与碱金属饱和脂肪酸盐之间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均能得到可比的协同效果。例如但不限于碱金属亚磷酸盐与碱金属饱和脂肪酸盐之间的摩尔比0.1~10,在此范围内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的例子可以是0.15、0.2、0.25、0.30、0.35、0.40、0.45、0.5、1.0、2.0、3.0、4.0、5.0、6.0、7.0、8.0、9.0等等。
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二,所述的稳定剂包括碱金属亚磷酸盐和碱金属硼酸盐,此时碱金属亚磷酸盐与碱金属硼酸盐之间在提高磷酸酯色度稳定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此时碱金属亚磷酸盐与碱金属硼酸盐之间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均能得到可比的协同效果。例如但不限于碱金属亚磷酸盐与碱金属硼酸盐之间的摩尔比0.05~20,在此范围内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的例子可以是0.06、0.07、0.08、0.09、0.10、0.12、0.14、0.15、0.2、0.25、0.30、0.35、0.40、0.45、0.5、1.0、2.0、3.0、4.0、5.0、6.0、7.0、8.0、9.0、10、11、12、13、14、15、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3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