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腈纶纺丝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3411.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钟敏;徐兴建;李翔;张怀哲;朱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92 | 分类号: | D06M13/292;D06M15/53;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腈纶 纺丝 | ||
本发明涉及腈纶纺丝油剂,主要解决现有油剂存在的油剂乳液不稳定、油剂热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腈纶纺丝油剂,以重量计,其有效成分包括如下组分:高碳脂肪醇磷酸酯,10~30份;高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5份;聚醚多元醇,25~50份;亚磷酸酯,0.1~10份;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丙二醇聚醚和甘油聚醚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腈纶纺丝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纶纺丝油剂。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生产过程中,对丝条上油是保证整个纺丝过程顺利进行及制备质量高、性能好的腈纶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纤维的后纺加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工序中使用的腈纶油剂在腈纶表面的附着量仅为纤维质量的0.4%~0.6%,但在纤维生产到纺纱再到最终织物的加工过程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腈纶油剂要能赋予纤维优异的抗静电性能,一定的油膜强度,良好的平滑性;使纤维生产及后加工过程中无毛丝、断头;还要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受热时不分解、少挥发,不使纤维着色;尽量减少白粉、析出物等。
以前,国内大部分腈纶生产厂家均采用进口油剂,如日本的A90油剂、进口的XF-2B或AC-8736油剂。进口油剂具有手感良好、泡沫少、耐热性好等优点,但价格较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国内腈纶厂家纷纷与油剂厂家合作开发能替代进口油剂的国产油剂。同时,为了使油剂使用方便,降低成本,省去油剂使用过程中的调配过程,很多国产油剂厂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研发出较低浓度的稀溶液油剂,不需调配,直接稀释即可使用,但是大多数在存储或者使用过程中,乳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使得油剂的有效组分分散不均匀,其辅助纺丝的功能削弱。
一些油剂应用于3D高伸长腈纶长丝时,在多区拉断法制毛条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明烟雾,困扰着油剂生产厂家,并影响了该油剂成功工业化的进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找出烟雾产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开发出耐热性好的国产油剂。
CN 108035149 A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腈纶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植物油、天然乳化剂、稳定体系助剂、三乙醇胺、磷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消泡剂以及去离子水。具有皮肤刺激性低、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植物油、天然乳化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成本相对较高,且果胶酶不耐高温,最佳贮藏条件为4~15℃,在腈纶纺丝过程中会增加白粉、析出物等。
CN100575592C公开了一种毛型腈纶纺丝油剂,由磷酸三酯、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组成,能赋予纤维理想的抗静电性、平滑性和集束性以及良好的手感,特别能适应丝束拉断法直接成条工艺制造毛条的加工特性,但是乳液的稳定性有待提高,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存在的,油剂热稳定性差、油剂乳液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腈纶油剂,该油剂具有耐热性好、油剂乳液稳定,可纺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上述油剂在腈纶纺丝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腈纶纺丝油剂,以重量计,其有效成分包括如下组分:
高碳脂肪醇磷酸酯,10~30份,例如但不限于12份、14份、16份、18份、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等等;
高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5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32份等等;
聚醚多元醇,25~50份,例如但不限于27份、29份、31份、33份、35份、37份、39份、41份、43份、45份、47份、49份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3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类黄酮浸渍的材料
- 下一篇:一种温敏抗菌柞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