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4755.5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雨;王晓慧;舒歌群;田华;卫海桥;王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套 活塞运动方向 缸套内表面 活塞 缸套表面 过渡圆弧 鳞片形状 使用寿命 储油 磨损 发动机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活塞在缸套内运动,缸套包括:多组V型槽组,其设置在缸套内表面,且多组V型槽组沿活塞运动方向均匀分布,呈鳞型结构;V型槽组包括:多个V型槽和多个过渡圆弧。本公开在缸套表面设计鳞片形状的多组V型槽组,有利于储油以及减少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柴油机的摩擦副缸套-活塞环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
背景技术
缸套即为气缸套的表面结构,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缸套与活塞环之间的摩擦磨损非常严重,特别是活塞到达上止点附近时,缸套会因缺少润滑油造成强烈的磨损,这种磨损也是缸套失效的主要原因。
目前,为减少此类磨损,大多数学者们主要将重点集中在提高材料自身耐磨性能的方面上,开发耐磨性能更好的涂层材料。也存在一些学者将重点集中在简单的多组V型槽组,微凸体的方面,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缸套的耐磨损能力,但是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活塞在缸套内运动,所述缸套包括:多组V型槽组,设置在缸套内表面,且多组所述V型槽组沿所述活塞运动方向均匀分布,呈鳞型结构;所述V型槽组包括:多个V型槽和多个过渡圆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V型槽通过所述过渡圆弧相连,且所述过渡圆弧与两个所述V型槽相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型槽的深度沿活塞运动方向逐渐增加。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V型槽的最大深度为cmax=0.5~1mm;V型槽的最小深度为cmin=0.5μm~1μ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多组所述V型槽组的所占面积为所述缸套表面积的20%~50%。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型槽的夹角角度为d=55°~65°;凹槽宽度d=1~5m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圆弧的弦长为B1=3~8m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个V型槽所在中心轴线间的距离为B2=18~22m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型槽的边长为L=10~20mm。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本公开中多组V型槽组分布呈鳞型结构,能够增强气缸套表面的储油能力,抗磨损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油耗。
(2)本公开中根据缸套上对于储油能力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深度或不同分布形式的V型槽,进一步提高了储油能力,减小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鳞型结构的缸套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V型槽和过渡圆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缸套;
11-V型槽组;
111-V型槽;
112-过渡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4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LNG供气装置电控系统
- 下一篇:二冲程汽油机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