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组合式烟囱用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5183.2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前;张敏;马莹;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泷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组合式 烟囱 氧化 转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组合式烟囱用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包括承载架、导流管、除尘器、换热器、氮氧化物转化器、空气放大器、引流支管、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导流管嵌于承载架内,换热器嵌于导流管前端面和后端面内并与导流管相互连通,除尘器对称分布在导流管前端面和后端面对应的承载架内,氮氧化物转化器嵌于导流管内,每个氮氧化物转化器前端面均设一个空气放大器,每个空气放大器均通过导流支管于导流管前端面相互连通。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烟囱、烟道结构使用的需要,通用性良好,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可在有效提高氮氧化合物净化作业效率的同时,另可同时提高尾气排放效率、余热回收率和尾气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结构,特别是一种尾气冷凝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如、锅炉等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尾气中往往均含有大量对环境具有严重污染性的氮氧化合物,针对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是在烟气排放通道中安装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但当前所使用的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往往均直接安装在尾气排放烟道中,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安装定位作业难度大,不能有效满足各类不同结构烟道配套使用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的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均独立运行,不能有效实现多个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间有效的配套和组合运行,除此之外,当前的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在运行中,同时还无法对烟气中的余热资源进行回收,无法对烟气中的固体污染物进行净化,同时会导致烟气的排放时流动阻力过大,严重影响了烟气排放的效率。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组合式烟囱用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烟囱、烟道结构使用的需要,通用性良好,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可在有效提高氮氧化合物净化作业效率的同时,另可同时提高尾气排放效率、余热回收率和尾气净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级组合式烟囱用氮氧化合物转化装置,包括承载架、导流管、除尘器、换热器、氮氧化物转化器、空气放大器、引流支管、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其中承载架为空心管状框架结构,导流管嵌于承载架内,并与承载架同轴分布,换热器至少两个,分别嵌于导流管前端面和后端面内并与导流管相互连通,除尘器至少两个,分别对称分布在导流管前端面和后端面对应的承载架内,并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氮氧化物转化器至少两个,嵌于导流管内并沿导流管轴线方向均布,其中每个氮氧化物转化器前端面均设一个空气放大器,并通过空气放大器与导流管相互连通,空气放大器数量与氮氧化物转化器数量一致,且每个空气放大器均通过导流支管于导流管前端面相互连通,且各空气放大器间相互并联,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若干,分别嵌于换热器和氮氧化物转化器侧表面,并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控制电路位于承载架外侧,并与除尘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与承载架间通过至少两条导向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内表面均布若干导流板,且各导流板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放大器前端于导流管间通过导流锥相互连通,所述导流锥包括承载龙骨、引流板、弹性护套、转台机构及角度传感器,所述承载龙骨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环状框架结构,所述引流板至少三个,各引流板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龙骨前端面铰接,且各引流板环绕承载龙骨轴线均布,并构成横断面呈等腰梯形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弹性护套包覆在各引流板外,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所述转台机构上设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且所述转台机构及角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支管上另设至少一个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泷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泷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