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5508.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群;钟美娟;聂俊;赵翔晨;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安庆北化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6/06 | 分类号: | C08F226/06;C08F230/02;C08F212/14;C08F2/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大分子 引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涉及光可聚合领域中光引发剂的合成技术领域,其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制备的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可与不同的共聚单体共聚,达到改善氧阻聚问题,且可自身提供氢供体,作为单组份多面手光引发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可聚合领域中光引发剂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46年美国某公司首次发表了不饱合聚酯/苯乙烯紫外光UV固化技术专利,光固化技术在光固化涂料、光刻胶、光固化油墨、电子封装材料、粘合剂、光盘复制、纸张上光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光固化技术保持高速发展。
光引发剂是影响光聚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辐射能,使低聚物及稀释剂迅速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物质的化合物。近年来已有很多文献报道将聚硅氧烷引入自由基光引发剂获得聚硅氧烷改性的大分子光引发剂,赋予引发剂低表面能和低表面张力等特性,使其在光聚合体系中能自发上浮,在体系中呈梯度分布,引发梯度聚合,从而被应用于梯度聚合物的制备、表面涂料、粉末涂料、光纤涂料等领域。
目前,传统的小分子光引发剂在水性光固化体系中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诸多弊端同样影响着水性光固化体系的最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自由基光引发剂需要配合助引发剂使用。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1)X=O或S或N或C或Se;当X=O或S或Se时,无R1、R6、R7;
(2)R1-R4、R6-R13为H或卤素取代基:-F、-Cl、-Br、-I;或带O的取代基:-CHO、-COOH、-CO、-OH;或带N的取代基:-NH3、-NO2、-CN;或带S的取代基:-HS、-SO3H、-CH2S;或带有以上取代基的烷烃,烯烃,炔烃,芳烃的整链或支链;
(3)R5为以下取代基:带叔胺结构或巯基结构或醚键结构取代基的烷烃、烯烃、炔烃、芳烃的环状结构或链状结构,或
其中X为(1)中所述的取代基,R14为(2)中所述的取代基。
优选的,所述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优选的,所述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与含有双键的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加热并搅拌后,合成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
(2)将步骤(1)中合成的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用有机溶剂洗涤,真空干燥后获得纯化后的产物。
优选的,所述含有双键的单体为1-烯丙基哌嗪、4-乙烯基苯胺、4-乙烯基三苯基膦胺或 4-乙烯基苯胺。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40-5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安庆北化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安庆北化大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铅锌矿专用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