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门生产用循环式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5696.3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盛春英;吴鹏;吴黄俊;金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新特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44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生产 循环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阀门生产用循环式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由进液腔和出液腔组成,且冷却罐中部设有分料管,所述冷却罐底部为圆台形,且冷却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外侧与排污泵连接,所述出料口的中部设有搅拌杆,且出料口底部设有电机,所述搅拌杆穿过出料口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罐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刮板,所述刮板通过固定杆与搅拌杆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液腔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排液泵,所述排液泵上设有排液管,利用分料管,使进入的冷却液能够在冷却罐内进行U形的运动轨迹,增加冷却液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冷却液中杂质的沉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生产用循环式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现有的阀门在生产时,在许多阶段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冷却液,对阀体进行降温冷却,而冷却液都采用特定配置的,其成本要远高于水,因此冷却液循环利用尤为重要,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生产用循环式冷却装置,能够使冷却液有效的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阀门生产用循环式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由进液腔和出液腔组成,且冷却罐中部设有分料管,所述进液腔为圆环形,所述出液腔为圆柱形,所述进液腔与出液腔之间通过分料管分开,所述冷却罐底部为圆台形,且冷却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外侧与排污泵连接,所述出料口的中部设有搅拌杆,且出料口底部设有电机,所述搅拌杆穿过出料口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罐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刮板,所述刮板通过固定杆与搅拌杆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液腔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排液泵,所述排液泵上设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分料管底部设有与冷却罐底部相平行的导流环板。
优选的,位于固定杆上端的所述搅拌杆为空心管体,所述固定杆也为空心管体,且固定杆与搅拌杆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搅拌杆上端设有活动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侧穿过分料管和冷却罐,且连接管外侧设有控制阀,所述刮板采用与冷却罐相切的圆弧形板,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刮板的内侧,所述刮板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吸附管,所述吸附管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附孔,且吸附管与固定杆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上端的外侧设有卡环,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与卡环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环与卡槽通过活动卡合的形式连接,且卡环与卡槽上均设有防水橡胶层。
优选的,位于搅拌杆上端的所述分料管中部设有挡流罩,所述挡流罩通过第一连接杆与分料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罐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分料管外侧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杆与冷却罐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罐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利用分料管,使进入的冷却液能够在冷却罐内进行U形的运动轨迹,增加冷却液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冷却液中杂质的沉淀效率,实现了冷却液循环利用,节约成本的效果,利用刮板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却罐底部杂质的堆积,使杂质清除更加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新特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新特阀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