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整合发光报告基因反映体外无细胞蛋白表达水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5907.3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许乃庆;姜灵轩;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65 | 分类号: | C12N15/65;C12Q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整合 发光 报告 基因 反映 体外 细胞 蛋白 表达 水平 方法 | ||
1.一种反映菌株体外无细胞外源蛋白合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i)将发光报告基因整合到第一目标菌株的基因组中管家基因的5’端和/或3’端,获得整合发光报告基因的第一对照菌株,所述第一目标菌株是原始菌株或由原始菌株经未整合所述发光报告基因的其他任意基因改造的非原始菌株;
(ii)在所述第一对照菌株和第一目标菌株的基础上,分别进行除整合所述发光报告基因外的其他任意相同的基因改造,由第一对照菌株获得第二对照菌株,由第一目标菌株获得第二目标菌株;如所述第一目标菌株为非原始菌株,则步骤(i)中的基因改造与本步骤中的基因改造不相同;
(iii)扩大培养步骤(i)中的第一对照菌株或步骤(ii)中的第二对照菌株,使得所述发光报告基因在第一对照菌株或第二对照菌株内表达;
(iv)不经细胞破碎,检测培养后菌株的发光信号强度,通过所述第一对照菌株的发光信号强度反映所述第一目标菌株或第一对照菌株的体外无细胞外源蛋白合成能力;通过所述第二对照菌株的发光信号强度反映所述第二目标菌株或第二对照菌株的体外无细胞外源蛋白合成能力,
其中,所述发光报告基因的5’端非翻译区具有与体外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中外源蛋白的DNA模板的5’端非翻译区相同的多核苷酸序列,
所述发光报告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具有与体外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中外源蛋白的DNA模板的3’端非翻译区相同的多核苷酸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照菌株的发光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对照菌株或第一目标菌株的体外无细胞外源蛋白合成能力正相关;或
所述第二对照菌株的发光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对照菌株或第二目标菌株的体外无细胞外源蛋白合成能力正相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家基因为肌动蛋白基因、微管蛋白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或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家基因为肌动蛋白基因、微管蛋白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或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信号强度是将检测到的发光值与扩大培养后菌液的OD值相比后获得的比值。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报告基因为荧光素酶基因或荧光蛋白基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报告基因为荧光素酶基因或荧光蛋白基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素酶基因为NanoLuc基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素酶基因为NanoLuc基因。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来源于大肠杆菌、酵母细胞;所述酵母细胞来源于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克鲁维酵母;所述克鲁维酵母为乳酸克鲁维酵母。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来源于大肠杆菌、酵母细胞;所述酵母细胞来源于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克鲁维酵母;所述克鲁维酵母为乳酸克鲁维酵母。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来源于大肠杆菌、酵母细胞;所述酵母细胞来源于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克鲁维酵母;所述克鲁维酵母为乳酸克鲁维酵母。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来源于大肠杆菌、酵母细胞;所述酵母细胞来源于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克鲁维酵母;所述克鲁维酵母为乳酸克鲁维酵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9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心面体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