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6274.8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雅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1/02;D06B3/18;D06B15/02;D06B23/02;D06B23/04;D06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239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多次 连续 压轧蒸化 染色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的压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压轧装置和导布轮装置;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以及第三轧辊;导布轮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布轮、第二导布轮、第三导布轮、第四导布轮、第五导布轮以及第六导布轮,布料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布料发送装置位于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成品收集装置设置于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各个轧辊之间的轧点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各个导布轮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第一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染烘干一体式染色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纺织品热溶染色过程中,需将布料轧涂染液,然后把带有染液的布料加热烘干之后升华固色,传统的轧涂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均匀轧车、重载轧车,都能够很好地把浸有染液的布料均匀地压轧,但是无论哪种压轧方式都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的问题,布料的带液量偏高则在后续的烘干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热能来把布料所携带的水分烘干,造成设备投资大、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并且,带液量高会引起染液在加热的过程中泳移,影响产品质量。
并且传统的压轧方式多为一次压轧,一次加热,容易造成轧液不均,也有一些为连续地浸轧、烘干、再次浸轧、再次烘干的工艺,但是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偏高、张力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及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的压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包括机架、对布料进行发送的布料发送装置、压轧装置、导布轮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成品收集装置;
所述压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容置染液或功能性涂料的料槽,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轧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以及第三轧辊;
所述导布轮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布轮、第二导布轮、第三导布轮、第四导布轮、第五导布轮以及第六导布轮,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所述第五导布轮以及所述第六导布轮;
所述布料的移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渐开线状轨迹,所述布料发送装置位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始端,所述成品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的末端,所述第一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三轧辊之间的轧点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渐开线状轨迹上,所述第一导布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所述第五导布轮以及所述第六导布轮间隔地分布于渐开线状轨迹上,布料多次经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时的移动轨迹相互间隔并呈层叠状;
所述第三轧棍、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导布轮、所述第三导布轮、所述第四导布轮、所述第五导布轮、所述第六导布轮、所述第一轧辊以及第二轧辊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闭环结构,所述第一导布轮和所述布料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闭环结构内。
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四轧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雅,未经李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6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浸多轧式低带液量轧车
- 下一篇:一种精密气动测量微型迷你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