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6314.9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刘怡涵;张荣政;杨浩宇;刘诗渊;倪良;王赟;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9 | 分类号: | C12N11/089;C12N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固定 化漆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漆酶,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匀后,加入一水乙酸铜溶液混溶,再加入均苯三甲酸BTC溶液,充分混溶;在恒温水浴锅中25-35℃下静置培养2-12h,反应完毕后离心,反复清洗后的产物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备用,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记为Lac@HKUST-1;
所述一水乙酸铜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为62.5-100mM;所述均苯三甲酸BTC溶液的浓度为6.25-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漆酶、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一水乙酸铜溶液和均苯三甲酸溶液的用量为1mg:20μL:240μL:240μL,反应体系中漆酶的最终浓度为2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浓度为7.2mg/mL;所述一水乙酸铜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为87.5mM;所述均苯三甲酸BTC溶液的浓度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水乙酸铜溶液和均苯三甲酸BTC溶液的溶剂均为NaAc-HAc缓冲溶液;所述NaAc-HAc缓冲溶液的pH为4.5-7.0,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Ac-HAc缓冲溶液的pH为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培养的温度为30℃,时间为8h;冷藏保存的温度为4℃。
7.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漆酶用于降解BPA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63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