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传导式开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6377.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佘德云;李秀;胡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之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孙宁宁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新蚌埠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钥匙 锁柄 开锁系统 智能门锁 传导式 身份识别信号 开锁动作 开锁信号 蓝牙信号 无线连接 触发 蓝牙 传导 佩戴 验证 发送 配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传导式开锁系统,包括中控锁柄、智能钥匙和人体,人体佩戴有智能钥匙,且智能钥匙与人体直接接触,中控锁柄配备有蓝牙和RFID模块,且中控锁柄通过蓝牙信号或RFID信号与智能钥匙无线连接并,验证时,由中控锁柄向智能钥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智能钥匙发出开锁信号并通过人体传导至中控锁柄触发开锁动作。大大提高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且降低了智能门锁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门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传导式开锁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的普及速度已经越来越快,大多数家庭出于对高科技和安全的追求而选择智能门锁,现有的智能门锁开锁方式有指纹开锁、字符密码开锁、人脸识别开锁等,这些开锁方式均存在不同问题,现代城市不管是屋内还是屋外,灰尘较多,常常使得智能门锁验证或识别区积灰而导致的不便,又或者,安全问题无法保证,网络上已经公开的针对现有智能门锁系统的破解方式让用户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且现有智能门锁的系统研发费用昂贵,售卖的价格高,其阻碍了智能门锁的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人体传导的开锁系统,利用人体进行微电流传导与门锁之间形成通路进而只要通过了身份验证就可以完成开锁,大大提高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且降低了智能门锁的成本。
本发明的人体传导式开锁系统包括中控锁柄、智能钥匙和人体,人体佩戴有智能钥匙,且智能钥匙与人体直接接触,中控锁柄配备有蓝牙和RFID模块,且中控锁柄通过蓝牙信号或RFID信号与智能钥匙无线连接并,验证时,由中控锁柄向智能钥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智能钥匙发出开锁信号并通过人体传导至中控锁柄触发开锁动作。
所述智能钥匙包括脉冲模块和接收器,所述脉冲模块用于产生电脉冲信号,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中控锁柄上设有指纹识别系统或数字密码锁系统,用于作为第二解锁方式。
所述中控锁柄还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为距离中控锁柄0.1-0.5m。
所述身份识别信号为低频信号。
所述智能钥匙安装于与人体可直接接触的移动终端上。
所述身份识别设置为至少每秒自动发出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人体传导式开锁系统通过人体作为中间导体完成身份验证以及电流通路完成开锁,可以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提高其安全性,不能被轻易破解,可加速智能门锁领域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红外感应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之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之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6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外置伸缩防护面板的声纹语音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