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隐孢子虫的CTL表位多肽及其应用和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6528.6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樊淑华;王永立;杨蟠;刘晓萌;吴常景;朱文帅;李俐俐;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4 | 分类号: | C07K14/44;C12N15/30;A61K39/00;A61P3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66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孢子 ctl 多肽 及其 应用 疫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隐孢子虫的CTL表位多肽,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提供码所述微小隐孢子虫的CTL表位多肽的核酸,所述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微小隐孢子虫的CTL表位多肽P1,与H‑2Kb分子或HLA‑A*0201分子分别有很好的亲和力,说明具有相应的免疫学功能。为制备微小隐孢子虫疫苗提供一种新的方向,且该多肽在C57BL/6N小鼠脾细胞中多肽特异性CTL免疫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刺激性反应,在微小隐孢子虫特异性免疫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小隐孢子虫的CTL表位多肽及其应用和疫苗。
背景技术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隶属于顶复门(PhylumApicomplexa)的孢子虫纲(ClassSporozoa),于1912年首次由Tyzzer报道并命名,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原虫。在已报道的31个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类中,能感染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是微小隐孢子虫,且微小隐孢子虫宿主最为广泛,主要包括人、牛科、各种啮齿类哺乳动物、骆驼科、马科、犬科、非人灵长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及鱼。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2010年间,世界多个国家因水传或食物传播而引起的暴发性和散发性隐孢子虫病例已达数百起。微小隐孢子虫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活,且一般的污水处理方法如过滤和次氯酸消毒等均不能有效杀死水中的卵囊,其卵囊在水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低感染剂量(少于10个卵囊)是水源隐孢子虫传染的两个重要原因。微小隐孢子虫感染是导致人和动物腹泻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每年大约有80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由隐孢子虫感染导致的腹泻。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微小隐孢子虫已成为艾滋病人常见的继发感染寄生性原虫之一,长期的严重腹泻,也是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不全的艾滋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微小隐孢子虫在家畜中感染也很普遍,如微小隐孢子虫在断奶前犊牛中感染率高达19.5%,造成畜禽增长缓慢、免疫力减弱、继发其他病原感染,从而危害幼龄畜禽生命。因此,微小隐孢子虫的防控已成为畜牧业、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目前尚无防治隐孢子虫病的特效药物及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胞内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细胞后,其表面GP15/40、CP15、CP23等蛋白在被感染细胞内经过一系列酶解过程,降解为8-11个氨基酸的多肽,再与相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类分子抗原多肽结合槽结合,形成MHC I-抗原肽复合体,并呈递于感染细胞表面。MHC I-抗原肽复合体(pMHCI)被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识别并与之结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或颗粒酶溶解胃肠道内感染细胞,释放未成熟的胞囊,切断隐孢子虫在细胞内的繁殖,从而有效控制了隐孢子虫的感染。研究表明,与体液免疫应答相比,细胞免疫应答在抗隐孢子虫感染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且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抗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免疫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如Pantenburg等在对人CD8+T细胞清除肠上皮细胞内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功能研究中发现,人HLAⅠ分子可通过呈递隐孢子GP15蛋白的免疫优势表位,激活CD8+T细胞免疫应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师范学院,未经周口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6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肌肉蛋白纯化方法
- 下一篇:草鱼Akirin1基因、编码蛋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