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6554.9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川;史贵才;黄小红;操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石墨烯 混合材料 循环性能 添加剂 正极活性材料 循环稳定性能 循环稳定性 吡咯烷酮 自组装 扩散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添加剂。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添加剂为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通过其添加到正极活性材料中,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是通过磷烯和石墨烯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中进行自组装后得到。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添加在正极活性材料中,来提高Li+的扩散速率,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添加剂。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大、放电电压高而平稳、低温性能好、环境友好、安全、寿命长等优点。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正极材料多为过渡金属嵌锂化合物,如层状结构的LiCoO2、LiNiO2、LiNi1-x-yMnyO2(0≤x,y≤1,x+y≤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较为滞后,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提高的瓶颈。
石墨烯是近年发现的二维碳原子晶体,是一种单层或多层极薄的石墨材料,具有极大的理论表面积(2600m2/g)、材料本身的电子迁移率高(15000cm2/(V·S))、化学稳定性好以及力学性能优异,因而具有较高的储锂能力。目前石墨烯用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修饰研究也有较多报道,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石墨烯材料的容量也会发生衰减,其循环稳定性能较差,主要是因为石墨烯材料在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造成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石墨烯的氧化还原电位不够高,锂离子的迁移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能的添加剂。通过将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添加到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中,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所述添加剂添加在正极活性材料中,添加剂与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2:10。
优选地,所述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中磷烯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20:1-5。
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镍酸锂、锰酸锂或磷酸铁锂。
优选地,所述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时通过磷烯和石墨烯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中进行自组装后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1)将磷烯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磷烯溶液;
(2)将石墨烯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中,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石墨烯溶液;
(3)将步骤(1)中的磷烯溶液和步骤(2)中的石墨烯溶液混合后,进行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4)将上述混合溶液放入氩气套箱内进行蒸发扩散,使得磷烯和石墨烯形成自组装通道,然后清洗出去多余N-甲基-2-吡咯烷酮,干燥,得到磷烯-石墨烯混合材料。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超声的频率为60-80Hz,超声的时间为8-12h。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超声的频率为40-50Hz,超声的时间为0.5-2h。
优选地,所述磷烯溶液和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0.05-0.5mg/mL。
优选地,步骤(3)中磷烯溶液和石墨烯溶液混合时的体积比为1:1。
优选地,所述氩气套箱中的温度为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未经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6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