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Cr1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7852.X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顺;张旭;卢春光;尚大军;谈彪;严清忠;苗红生;赵海东;李宏斌;王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10;C21C7/068;C21C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贾晓乐 |
地址: | 810005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cr base sub 13 | ||
1.一种生产Cr13系列不锈钢的电炉及精炼炉冶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的工艺流程为:
(1)原料准备:原料包括炉料、炉料配碳、电炉炉底垫石灰三部分;其中所述炉料由Cr13系列钢种或Cr13系列钢种的返回钢或碳素返回钢及高碳铬铁组成,所述炉料配碳的含量为1.0-1.6%,所述电炉炉底垫石灰的量为500kg;
(2)电炉槽式出钢:包括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3个工序,所述3个工序的具体工艺过程为:
①熔化期:给电炉送电80min后,开始使用氧枪吹氧助熔,全熔后制得钢液1,之后测温取样;熔化初期,所述氧枪以切割所述炉料的料块为主;熔化后期,氧枪以在所述炉料的渣钢界面处吹氧为主;
②氧化期:当步骤①中所述钢液1,测温取样的温度>1580℃时,开始使用氧枪吹氧脱碳,氧枪以深吹脱碳为主,完全脱碳后制得钢液2,之后测温取样,且按照Cr13系列不锈钢成分要求在所述钢液2中补加高碳铬铁,至主要成分合格,即为钢液3;
③还原期:在步骤②制备的所述钢液3中加入石灰、硅铁与碳化硅,制得钢液4和炉渣4,控制所述炉渣4的碱度为1.0-1.2,钢液4的硅含量为0.2-0.3%,保持10-15min,之后在温度>1650℃时出钢,制钢液5和炉渣5;
(3) VOD吹炼工序:扒除制钢液5和炉渣5的中的氧化渣后,进入VOD工位,测温取样,按照所述钢液5中C、Si含量确定吹炼模式,当真空度≤20kPa时,所述吹炼模式为吹氧20min破真空,制得钢液6和炉渣6;之后向所述钢液6中加入硅铁、硅锰合金,制得钢液7,控制所述钢液7的硅含量为0.45-0.50%;之后使用碳化硅进行扩散脱氧,并使用氩气充分搅拌15min,制得钢液8和炉渣8,进入精炼炉;
(4) 精炼炉工序:在精炼炉中加入石灰、萤石渣料,制得钢液9和炉渣9,并控制精炼炉炉渣9碱度为2.0左右;之后利用硅铁、硅锰、高碳铬铁合金调整钢液9和炉渣9的成分,并加入C粉调碳,制得钢液10和炉渣10,取样检测;当所述钢液10 符合标准后,测温吊包,进入模铸工序;
模铸工序:将所述吊包后的钢液10进行模铸,制得Cr13系列不锈钢;所述模铸工序需要控制镇静时间>15min,过热度范围40-50℃,并按照模铸锭型控制浇铸时间,且在所述浇铸过程中使用模铸保护渣,浇铸完毕后加入发热剂、碳化稻壳,以保证钢锭冒口端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Cr13系列不锈钢的电炉及精炼炉冶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化期使用氧枪吹氧助熔过程控制吹氧压力为0.4-0.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Cr13系列不锈钢的电炉及精炼炉冶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氧化期使用氧枪吹氧脱碳过程控制吹氧压力为0.7-0.8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Cr13系列不锈钢的电炉及精炼炉冶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还原期加入的石灰量为300-50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Cr13系列不锈钢的电炉及精炼炉冶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硅铁、硅锰、高碳铬铁合金不包括铝锭或铝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生产Cr13系列不锈钢的电炉及精炼炉冶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控制方法制备得到Cr13系列不锈钢中无铝铬尖晶石类夹杂物,具有良好的内部质量,且Cr元素金属收得率≥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8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